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头年国庆,我跟着一位回重庆开州区探亲的老哥去玩。印象犹深的是,一伙朋友爬上了川渝陕三省市交界的一个高山草场上住了一夜,两天内连连吃了三顿炖腊猪脚,过瘾之至。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原名开县,是开国元帅刘伯承故乡,当地有刘伯承的纪念馆和故居。开州地处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北依巴山,南近长江,西与四川省接壤。我那位老哥家在和谦镇,大山谷中,往深山里走一个多小时,有个小镇叫满月。从满月顺着狭窄的公里继续往前再走,过一个城口县,就是陕西,紧邻的还有四川宣汉县。往旁边岔去不远拐上远,蜿蜒直上,就到了我们要去的马扎营养生旅游区。

马扎营景区随处可见成片高山草甸,马匹、牛羊成群,实乃避暑胜地。我们去时,在和谦镇还热得离不开空调,山上那一宿可把我冻坏了。每年夏秋,这里的云海景观特别是暴雨放晴后,云浪翻滚、阳光普照,变幻莫测。

我们到了山下的小镇满月,正好中午。先是到预订的饭店,吃了美美的一餐。小镇里的饭店,无非是用当地土产做的家常菜,烧肥肠、红烧肉、香菇木耳、羊肉、豆腐之类。但是,在深山谷中的这条小街,虽然同样到处是电信、银行、手机店、时装店之类充斥人间的小时髦,吃的东西,却真是当地传统土产。因为这里因在太偏远,离开州城区尚有近百公里,县与县间的公路仅三四级,很多路段会车都难,沿路随处是削壁,经常滚下落石,交通诚极不便。农家养的猪、鸡之类禽畜,多为就地消化,外运就成本就太不合算了。所以,我们吃到的禽畜之肉,都是养殖时久。种的、野生的蔬果,也让人大感过瘾。

我那哥们的外甥在这山里承包山头种树,对这个镇比较熟,中午的饭就是他一大早订好的。这个店算是小镇里较好的一个了,川渝厨子有个好处,本地男人本来就会做菜,居家做菜的经常是男人,手艺有根基,而且他们比较热爱这一行,一旦入行,多半尽心钻研,务求一手做好菜的手艺,远非其他地方那些从技校考厨师证出来,一昧偷工耍滑却满腹创业当老板的混混厨子可比。所以,这一顿饭竟是我们一路所来中吃到的最过瘾的一顿。

其中,最让我食指大动的是先上的一锅土豆块炖腊猪脚汤。我嗜吃腊味,但平常家居仅仅能弄点儿腊肉腊肠之类的过过干瘾。川渝腊味中,必加入花椒和高粱酒腌制后再腊,腊的过程中还要用树枝、柴火灶熏过,咸麻味和烟熏味儿错杂,煮饭时切几片丢在饭上,再炒点青菜,就是很美的一餐。腊猪脚以前也见识过,但这般深山老林里遇上如此味道醇厚的,当是第一次。这锅腊猪脚,是整块用凉水下锅,选煮滚一趟,关火泡至凉,捞出洗净,换水重新煮滚,再泡至凉,取出砍块,才正式开始炖。这样做,可以基本泡去肉中的盐,也将硬帮帮的腊猪脚煮得软乎,便于砍听。下姜酒之类佐料、香料大火烧开,改小火慢炖,差不多时加入土豆块,炖到土豆也烂时,连锅端出上桌。每块肉有一二两重,夹进嘴里,慢慢撕啃,味道真是美妙无比。皮已炖得很烂乎,但嚼起来仍有劲头;肥肉最香,腊肉的香味好像都集中在那陀肥嘟嘟颤乎乎的近透明肉块里;瘦肉也不柴,一丝丝的反而觉得有嚼头,吃进嘴里我也觉得很香。因为砍时没剔骨,碰上带骨头的,还得一番撕扯。吃罢一块肉,再夹上几块土豆块,炖已经很绵烂,非常滑糯,沾满了腊猪脚的香味,几乎舌头一搅就吞了下去。

红烧肥肠、尖椒炒羊杂、焖土豆干儿亦极有风味。土豆原为山里人主粮,大巴山里也适合种土豆。收土豆后,将土豆切片晒干,可以吃长长一年。这东西水泡后下火锅,味道甚为撩人。还有一种土豆粑儿,是将土豆捶成泥后捏制成饼,和青红辣椒一起焖,让人赞叹。以前山里人做吃的,只能在本地有限的几种食材上耐心找花样,做来做去就成了传家的地方名菜,让后人、外人大饱口福。

吃过饭,外甥带我们去逛野味店。深山里当然有不少野生山珍,天麻、党参和山茶是有名特产,吃东西的更多,比如香菇、木耳,还有切片晒干的笋片、土豆片,晒好藏的菜干,腊制经年的老腊肉,冻在冰柜里的整具黄猄肉,一罐罐的野蜂蜜,让人先是饱了眼福。我们各人买了一些党参、天麻、笋干、土豆干、菜干,还有野生弥猴桃,说来难以置信,才两块钱一斤,每人要了干斤,老哥们还当场送了一条六七斤重的腊猪腿,统统打包,当场交小镇的快递公司代办点往家里寄,然后才兴冲冲地往山上去。

上山的路蜿蜒无比,路边的山谷深不可测,抬头只能看见半边天,而且路面很窄,好几次会车都得下来指挥,甚至一方退上百米让行,但路面还算平坦,有时是柏油路,有时是泥沙路,有时是水泥路,经过了好几个村庄,很有山里的特色,但显得很干净。下午三四点,终于到了。度假区里民宿很多,在一块高山草甸上,极目四处,你缓的坡地围着一块很大的平地,有村民做的大片杜仲和厚朴,缓坡的小树林里,洒着金色阳光,村民在这里拴着些马。更多的马是被牵着骑着,招徕游客骑游。风光极似照片里高纬度地区的秋色,让人恨不能融入其中。影视上看人骑马,极为闲适潇洒,但没骑过的人乍一骑上,难免吓一大跳,坐在马背上,深感不着实地的滋味,唯恐马儿疾驰而去,紧紧抓住马鞍,须得放马人牵着,心惊胆战缓步而行,没有初御马就能纵马飞奔的。

我们选的民宿,一楼是个用三四流装修出豪华时髦梯子的餐厅,居然设有个主席台。二三层是客房,简单装修,连热水罐都是找店主要来。木床上铺着张席梦思,有两床褥子,门锁都关不牢,我的相机只好随身挎着,皮箱就直接放在车里,拿了点简单必用的东西回房间。然后下去玩,逛山坡,钻山洞,走走厚朴林子,沾点花,扯点草,骑下马,四五点后,天气渐渐转凉,等到每个人都加了衣服后,天色已落,回到餐厅开饭。

这餐的头一道主菜仍然是腊猪脚,和中午那餐不同的是,加了萝卜和土豆一块炖的。店前便是大片萝卜地,萝卜粗壮地露出地面半截,看得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城里人个个心花怒放,想不到晚饭就吃到了。这东西吸油解腻,拿来配着油汪汪的腊猪脚,真是天造地设。而土豆也没有上一餐那么软烂,似是刚熟,一口咬下,很有本身的鲜味,连猪脚味都没沾上多少。这晚上还有一个很多人没见过的菜,腊黄猄肉,切成丝净炒,口感有点像广西玉林著名的牛巴,但味道却是微带腥臊的浓香味,进嘴了也有些嚼头,喝酒吃几根可以,但确实不是什么非吃不可的野味。中午我们就在土产店里看到冰柜里冻着的整头黄猄,谁都不想买。还炖了一个土鸡,从成本计,这山上野店绝不会跑到市场买鸡回来冒充,因为用量并不大,买回来还得养着盼客。味道也真让人动容,同来的有几个是吃遍大江南北的资深浪人,吃得哗啦啦大呼小叫。这鸡不像南方那样炖得清澈,而是加了天麻和不少香料,汤面上浮着厚厚的油,冒着浓香,喝下去会腻人之极。但光吃肉的话,绝对要竖起拇指表扬这个鸡长得好!

吃完饭,本想在寨子里走走,但下起了朦朦秋雨,冷风入骨,很像广西深秋里的謇雨,国庆出门,我当然没带厚衣,只好穿了一件当睡衣用的汉衫在里面,再套上衬衣,仍是冷得打抖。在各个房间转转,打了一下浑,便回房拥起被窝。早上起来,雨已歇,但仍凉风刺骨。硬着头皮在附近走了一下,偷了人家几个萝卜,回来吃早点。这餐待遇差多了,煮了一大锅挂面,用脸盆盛出来,各人自拿碗来盛。我拌了两大勺辣椒,吃了两碗。一路下山,海拔渐降,太阳缓升,天气越来越热,回到满月小镇时,我找了个地方,把里面的汗衫脱了。再往山下走,我们又慢慢地回到了夏天。

我们一路行到和谦镇附近的温泉镇,老哥有个中学女同学在这里开了个不小的饭店,很是发了些小财,也跟着我们上了山,路上非要拽我们到她店里再吃一顿。居然又上一大盆腊猪脚。这回是清炖的,上面浮着明晃晃的油。这一餐,用套话讲,我可是真有点儿吃不消了。只吃了两块,啃了一块骨头,便把注意力放在其他菜上。温泉是个大镇,以前还管过和谦,车流众多,在这里开饭店得有一手。但川渝乡镇小店做的菜,确实要比城市里川菜馆好多了。我的评价是,味道正经,出产纯朴!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满月镇的腊猪脚汤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满月镇的红烧肥肠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满月镇的炒羊杂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满月镇的的辣子鸡丁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满月镇的土豆粑粑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山上的腊猪脚汤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山上的腊黄猄肉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山上的炒腊肉片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温泉镇的腊猪脚汤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温泉镇的豆花,川渝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山货店里吊着的老腊肉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各种山货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满月最出名的特产——天麻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山顶施舍前的萝卜地,萝卜长得真是挑逗人心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招徕客人骑马的山民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这些小树林,颇像北欧、俄罗斯秋光

川渝陕交界高山草场纵马大吃腊猪脚

骑马眩耀的小孩,追着我拉生意,上了马我才知道胆子比他小,跟在草原上骑马还是有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