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性格乖张固执,懒惰奢侈,咋办?《朱子治家格言》来治!

现在孩子性格乖张固执,懒惰奢侈,咋办?《朱子治家格言》来治!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是《朱子治家格言》的一句话。“乖僻”是指性情非常乖张、古怪,不平和,有时固执,有时脾气大。“自是”就是自以为是。个性古怪,还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种性格的人“悔误必多”。因为傲慢,不听人劝,那一定造成很多错事、后悔,而且会懊恼不已。后悔后悔,就是后面才来悔。

一个人自以为是,首先人缘不好。曾国藩先生说:“讨人厌败在一个骄字。”很骄傲的人一定是讨人厌的。那一个人“乖僻自是”是结果,原因就是父母太宠他,他有些不好的态度没有及时地导正,造成他不好的性格。有句俗话告诉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现在我们看“乖僻自是,悔误必多”,觉得这是个性奇怪、不好的人的事情。其实我们想想:我们的下一代,不自以为是的多吗?那是我们从小没有好好地教育。请问,现在的孩子听爸爸妈妈的话吗?有时脾气拗起来,谁也劝不了。有时看两三岁的孩子发脾气,嘴巴翘得好高!

前几年听到一个报道,有个妈妈带孩子参加园游会,那孩子看到一个东西喜欢,他的妈妈跟他讲家里有了,他偏要,妈妈不给,一个小男孩,小学生,当着一群人的面扯他妈妈的头发,那个照片都报道出来。旁边的阿姨看不下去了,说:“你不要扯妈妈的头发了,来,我给你钱,你去买吧!”那个男孩继续拉:“要你管!”

孩子性格这么偏执,劝不动,那他以后的人生怎么走?所以古人很慈悲,词句、成语都来启发我们,比如“溺爱”,这个词用得好。“溺”,把他给淹死了。被什么淹死?欲望把他给淹死了,溺爱。

所以“乖僻自是,悔误必多”,不只会害自己,甚至会害身边的人,尤其是当领导、当老师的,思想观念一错,误人子弟。而这句话,从整个民族来思考,大家想想:我们现在中华民族的儿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什么?因为我们忽略了老祖宗的教诲。就像《朱子治家格言》的教诲,我们曾经有用《朱子治家格言》教孩子吗?

这篇文章在一百年前,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长河,是家喻户晓,都知道、都学过的家训,到我们这一代,我也是长大以后才读。我们不听老祖宗的教诲了,所以孝悌不传家了,勤俭不传家了。

结果现在孩子懒惰、奢侈,这是不是“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小孩子要严格管教,我们现在变什么?他要什么都给他。变享乐、放纵了。所以“人弃常则妖兴”,《左传》告诉我们的,“常”是做人的常道,我们常讲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些都是做人的常道。比方五常:仁、义、礼、智、信。

今天这句“乖僻自是,悔误必多”很重要,对孩子一生,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一傲慢必败无疑。而且一个人转成谦虚,所谓“满招损,谦受益”,“乖僻自是”转成“谦卑恭敬”,那命运就改了。我们转谦卑、恭敬,引导孩子站在五千年老祖宗的智慧之上,不自以为是,来经营他的人生,我想孩子这一生必然可以成圣成贤,家道必然可以兴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