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白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种苗繁殖 白芨病虫害防治

  白芨(Bletilla striata),别名连及草、甘根、紫兰等,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均有栽培,以块茎入药,性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肺胃出血、外伤出血、痈肿、溃癌、手足皲裂、汤火伤等症,为传统常用中药材。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白芨遭到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已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保护。

四川地区白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种苗繁殖 白芨病虫害防治

  1 特征特性

  白芨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假鳞茎块根状,白色,肥厚,有指状分歧;茎粗壮、直立;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总状花序顶生,花大,紫红色,花瓣3,唇瓣倒卵长圓形;蒴果圆柱形,种子细小如尘埃,自然萌芽率极低[1]。白芨花期4—6月,果期8—10月,12月倒苗。

  2 生态习性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忌阳光直射,不耐寒。最适气温25~30 ℃、空气相对湿度60%~70%;夏季气温高于35 ℃、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0%时均不利于其生长;冬季气温低于10 ℃时停止生长,0 ℃以下或遇低温霜冻,假鳞茎易冻伤或冻死。常生于丘陵、山溪谷边及荫蔽草丛中或林下湿地,适宜栽培于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佳。

四川地区白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种苗繁殖 白芨病虫害防治

  3 高产栽培技术

  自然野生状态下,成熟的白芨种子呈粉末状,非常细小,极少萌发成苗[4]。因此,其种子自然萌发率极低,繁殖困难,目前人工繁育多采用分株繁殖,即将块茎切成小块种植。此外,采取组织培养技术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实生苗,目前生产上也有采用。

  3.1 选地整地做畦

  白芨喜温暖、阴凉;忌阳光直射,不耐寒。宜选择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主的阴坡或较阴湿的生荒地块栽种,也适宜于经济林下套作,四川地区有在猕猴桃树下套作白芨,取得成功。栽种前深翻土壤20~30 cm,结合翻地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2.5~30.0 t/hm2、复合肥750 kg/hm2,土肥混匀,于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四周排水沟通畅。整地后做宽1.2 m、高30 cm厢面,按株距20 cm、行距25~30 cm、沟深10 cm开沟或挖定植穴种植。

  3.2 种苗繁殖

  3.2.1 分株繁殖。白芨以块茎繁殖可于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鳞茎和嫩芽,且无虫蛀、无采挖损伤的块茎作种。四川地区可随挖随栽,也可将种贮藏至翌春2—3月栽种。置通风干燥处阴晾数日后,沙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室内或木箱,注意检查处理霉变。栽种时将有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带芽1~2个,伤口蘸草木灰。栽后覆3~4 cm厚的细土,浇1次稀薄的腐熟粪水,然后盖土与厢面齐平。

  3.2.2 组织培养。采用液体培养基液体悬浮培养萌发种子,能有效提高白芨种子萌发率,缩短白芨成苗时间,快速获得白芨幼苗,目前已获得成功,有商业化白芨组培苗销售。

四川地区白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种苗繁殖 白芨病虫害防治

  3.3 移栽

  当幼苗的根生长到3~5 cm长时可移栽,移栽前需先驯化,再在炼苗棚中培养一段时间,前期注意弱光保湿,一般覆盖遮阳网保持弱光,并覆盖薄膜保湿,移栽15 d后白芨成苗即生长正常,移栽30 d左右即可定植。白芨移栽存活的关键是原球茎的大小及活力,一般有原球茎的幼苗均可移栽存活,存活率可达95%以上。

  3.4 田间管理

  3.4.1 中耕除草。白芨田间除草主要分为4次,第1次于4月齐苗后,第2次于6月生长旺盛期,第3次于8月后,第4次则结合间种作物收获期进行除草,每次中耕需浅锄,避免伤芽伤根。也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防除杂草。

  3.4.2 排灌水。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需经常保持湿润,夏季干旱时需早晚各浇1次水。白芨怕涝,雨季需及时疏沟排出积水,避免烂根。因此,保持田间排水沟通畅非常重要。有条件的地方可安装自动化喷灌系统灌水。

  3.4.3 追肥。白芨喜肥,生育期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3~4次,每次施复合肥450 kg/hm2左右。8月后结合第3次中耕除草将充分沤熟的堆肥盖土压入厢面。冬季倒苗后施足腐熟厩肥或堆肥,有利于白芨养分积累,促进假鳞茎的生长和萌芽。

  3.4.4 间作和遮荫。白芨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栽培年限一般为3~4年,可于前2年在行间间种短期蔬菜作物,进而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在光照较强、无荫蔽条件的地方栽植白芨时,需覆盖遮阳网,特别是春夏季节。

四川地区白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种苗繁殖 白芨病虫害防治

  3.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黑斑病,以防治为主。根腐病又称烂根病,发病期6—8月,四川地区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发病初期根局部呈黄褐色而腐烂,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时,地上部分枯萎死亡。田间管理时注意排涝防水,土杂肥要充分腐熟发酵,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也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百菌清800倍液喷施,每隔15 d喷施1次,连续3~4次。黑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预防,或发病时喷施,每隔5~7 d喷施1次,连续2~3次。

  虫害主要是地老虎。3—4月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和蛹;清晨日出之前,检查田间,发现新被害苗附近土面有小孔,立即挖土捕杀幼虫;4—5月,小地老虎开始危害时,用50%甲胺磷乳剂1 000倍液拌成毒土或毒沙撒施300~375 kg/hm2,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浇穴。

  3.6 采收与加工

  白芨种植到第3~4年后即可采收,9—10月地上茎枯萎时,用二齿耙、平铲或小锄细心地将鳞茎连土挖出。要留种的将块茎单个摘下,不摘须根,选留新杆的块茎作种用。其余的摘去须根,除掉地上茎叶,抖掉泥土,运回加工。

  加工时在清水中浸泡1 h后,除去粗皮,洗净泥土后放沸水中煮(或蒸)6~10 min,至内无白心时取出,烘至全干,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灰渣使其光滑洁白。一般可采收鲜品12~15 t/hm2,可加工干品3.0~4.5 t/hm2。白芨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味苦、嚼之有黏性、质坚实者为佳。贮于干燥通风处,注意防潮防霉[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