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如何有效防溼熱呢?

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穿得少、吃得涼、吹得冷。我的一位女性病人,到了夏季,超短、空調、冷飲從不間斷,但是後來卻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常常口臭、唾液黏膩,大便不爽,滿臉是痘,而且伴隨著腰痛、白帶增多、綿延不斷,小便黃澀難下等症。

溼熱的誘因主要有兩個:內因,先天不足,體質因素導致身體中的溼熱較重;外因,飲食無忌,喜歡吃生冷,過寒就會傷脾胃。其實,即使是炎熱的夏季也不能大量吃生冷之品,否則會傷及身體中的陽氣,誘發脾腎陽虛,運化不足,身體中的溼熱無法運化,溼熱積聚,鬱而成溼,久而化熱,身體就會表現出溼熱症狀。因此,這個姑娘就是因為夏季貪涼而出現了溼熱症。

此外,中醫認為脾和溼相應,而夏季是健脾的重要時節,不注意保護脾胃,或者不注意防溼,暑溼就會傷及脾胃,出現脾胃溼熱症。人體受到溼熱侵襲就會出現溼熱相蒸,表現出青春痘、頭髮油膩、脫髮、中暑、頭昏、熱痢等。時間一久,溼熱結伴,相互蒸騰,就會損傷五臟六腑,表現出全身不適。因此,暑夏季節不但要注意防暑降溫,還應當注意健脾養胃、除溼邪。

到了夏季,為了避免溼熱傷身,應當注意少吃冷飲,不要因為怕熱而貪涼,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吃些蔥、姜、蒜,喝些溫的淡茶水,既能保護我們的脾胃,又能避免過冷而溼邪傷身。

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能衝著風口,還應當注意蓋好被褥,所穿的衣服一定要乾燥,能吸汗,寬鬆,舒適。避免睡潮溼的屋子,被褥要勤曬洗,不要坐在露天的木頭上,因為露天木頭表面看著乾燥,經太陽一曬就會散發潮氣,坐久了會誘發皮膚病、痔瘡、風溼、關節炎等。

飲食上儘量避免吃肥甘生冷之品,多吃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若脾虛溼困,可以採用健脾法祛溼,吃些健脾食物,如蓮子、芡實、鴨子等;或是吃些祛溼食物,如薏苡仁、萵筍、扁豆、冬瓜等。

夏季防溼應當從生活的細節著手,以免發生溼熱傷身。每天晚上睡覺以前用熱水泡泡腳,能有效防治溼熱纏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