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六件事对孩子很不好,可你却正在做!

一:孩子想自己吃饭,家长说:你搞得到处是,饭都凉了,还是我喂你吧!

解决:孩子的主动意识被扼杀了,动手能力也没培养起来,还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还是鼓励孩子自己吃饭,不要怕辛苦,这样孩子才能逐步学到主动性,提升实际动手能力。

有六件事对孩子很不好,可你却正在做!

二:孩子想要出去跑着玩,家长说:外边太脏了,不许去!

解决:无视孩子玩的天性,阻隔了孩子认知事物,缩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间。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亲身体验感受去增加认知。

三:孩子要去幼儿园或者要上学了,家长说:听老师的话,不要多说话,不然老是不喜欢你。

解决:孩子不明白不敢问,怕老师说,从众和被动接受,没有创造力,甚至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要鼓励孩子不懂就问,提高孩子的探索和学习欲望,须知,老师一般也是喜欢勤奋好学学生的。

有六件事对孩子很不好,可你却正在做!

四:孩子长大了,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说:你好好读书就行,什么都不要你做,我们都替你做了。

解读:一个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机会就这样家长毁了,孩子有可能成为一个畏缩、不负责任的人。要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和锻炼,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事件五: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唠叨说:你知道为了你,吃了多少苦?为什么连书都读不好,你真是丢尽了我们的脸!

解读:这么说,孩子看不到爱,认为只是一场交易,自己只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父母脸面的工具罢了。而父母的愤怒,其实源自于自己的无能。主要还是要静下心来,看看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多加指导规划引导。

有六件事对孩子很不好,可你却正在做!

事件六:孩子学习很好,性格却不好,自私又懒惰,家长说:只要学习好,什么都无所谓。

解读:我们忘记先成人后成才的道理,舍本逐末,孩子最后会缺少健全的人格。没有良好的性格,只有好成绩,进入社会会,过得也不不会好。建议引导孩子性格的良好发展,让孩子成为大家喜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