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骊小舍:评诗学诗第二课

【荷骊小舍】新驻一名90后诗人、诗评人左秦。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当代诗更好地传播和分享。欢迎各位诗友拍砖指教,共同进步。

荷骊小舍:评诗学诗第二课

左秦:诗人、诗评人,22岁,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开始创作、发表作品两年;崇尚肢体写作。

《拍星空的人》

——张执浩

拍星空的人把体内的灯火都掐灭了

独自来到漆黑的户外

他在高于大地的地方找到了

一颗离自己最近的星星

然后在它附近找到了另外一群

拍星空的人有无数种表情

但在黑暗中他只是怔怔的

他一次次凑近取景框

他一遍遍按动快门

杰作是上帝创造的

但上帝并不认领

拍星空的人其实想抓拍

上帝神秘的心思——

那漫天繁星并不是为了照亮彼此

那漫天的星光中有一张脸

像一直活在身边的

某个陌生人

左秦评:

这是一首智性诗。所写乃一行为,即拍照。诗歌内容很丰富。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乃造境,写出其场是黑暗的,不仅是天地黑暗,体内灯火都被掐灭。造境终究隔阂、松软。第二部分,乃写“人群”。我写了大量“人群”诗,比如《这么多人》、《我走进人群》等。张执浩所写另外一群人,看起来有点冷冰冰,像机器,比如他们拍照的相机。第三部分,进入了玄思、神性。我记得曾读过一诗,将星星比喻成人提着的灯笼。星空,让人遐想。星空之上,是不是有上帝呢?上帝是不是也在看着我们呢?第四部分,写上帝心思,星光不是为了照亮彼此,星光只是为了自己存在。第五部分,很像戈麦《门》里面的诗意,有点儿小诡异。整首诗结合来看,该诗写得很学院。找准一个点,不断挖掘,挖掘到山穷水尽时,宕开一笔。

《玻璃墙》

——陈毅华

蝴蝶垂死,

扑在玻璃脚掌。

玻璃的圣洁,

是蝴蝶的信仰。

圣洁的两面,

是尸骨和天堂。

绕墙而生,

执着而亡?

蝴蝶死了,

梦里扑着翅膀。

2015/11/3

左秦评:

陈毅华,不久前就发了一大组诗给我。我读完后,直接就说了病症。他当时要我细评一下,但苦于身体不适,也无创作激情,没有点评。陈毅华,是古诗现代诗双栖的诗人。古诗也写,现代诗也写。但,必须得明白,古诗和现代诗是不一样的。这样两手抓,很容易串味。要么专心写古诗,要么专心写现代诗。术业有专攻,只有专攻,才能写好。古诗,重意象、意境,往往堆砌、浮华。陈毅华这诗,有模仿宇向《圣洁的一面》的痕迹。客观来说,这诗比较失败,虚词太多,表达含糊。虽然意象少,诗也短小,但依然构思混乱。结尾处写“梦里扑着翅膀”,太虚。……这类诗,其实我也曾写过。可以命名为断章式写作。只要将其分一下段落,就知我为什么如此命名了——

《玻璃墙》

蝴蝶垂死,

扑在玻璃脚掌。

玻璃的圣洁,

是蝴蝶的信仰。

圣洁的两面,

是尸骨和天堂。

绕墙而生,

执着而亡?

蝴蝶死了,

梦里扑着翅膀。

2015/11/3

《我们走着走着 就走没了 》

——海明

走着走着

父亲和母亲

就变成了大地的蒿草

走着走着 大姐

抱着大哥 二姐

她们把我抱大

我又把三弟 四弟和小妹

抱出清贫的岁月

我们走着走着

大姐就没了踪影

四弟就不见了

我们走着走着

孙子在后面

喊我

2017、3、9

左秦评:

这诗感觉是有的。“走着走着”,是诗之引子、绳索。所写诗句,都集中于“走着走着”。从这一代走到下一代,跨度很大。诗意就在这跨度里面。从语言看,这诗问题很大,第一段有诸多读不通的地方。何也?断句有问题。并且,罗里吧嗦、像绕口令一样,让人晕乎。“抱出清贫的岁月”,这类诗句,是美文式的。伤感美文,就喜欢写这种傻逼句子。

《烟》

——瞧瞧她吧

从重症病房出来

父亲走过长长的过道

过道太长象他拉长严肃的脸

父亲没有跟我说一句话

话儿太重他酝酿了又酝酿

终于到了电梯间,他瞥了我一眼

——戒烟

好。我应承着,同时发现

他双眼发怒手指前方

那是电梯间吸烟人麻木没有表情的脸

我知道,父亲不埋怨伯父的吸

也不会说他曾经的吸烟四十年

只会痛恨

左秦评:

重症病房,是特殊地方。这个字眼里,就可以挖掘出悲怆。诗人所写,乃有人在电梯间抽烟。那么,是写道德批判吗?并不是。侧重点其实就在“重症”“麻木没有表情”。这是一个冰冷、绝望的地方。我一直说,写诗不要铺垫,要直截了当。可是有一类诗,虽然写的也是刀子,但刀子在刀鞘里面。刀子有鞘,无法致命。所以必须得将刀子从刀鞘里拔出来。观此诗,我最大疑问就是“痛恨”,这情绪太强烈,甚至不可思议。而且情绪就凝固在“痛恨”,把其它情绪的可能性都给去掉了,比如说“无奈”。如果真要写“痛恨”,前文就必须将“为什么”说出来,不然,读者从何得知,又怎能感受到你的痛恨。

《减肥》

——红酒

身高168

体重138

我问老公

胖吗

老公撇嘴说

我趴他耳朵

大声说

我想谈场婚外情

减减肥

左秦评:

这诗很荒诞。荒诞是有场景的荒诞。这诗吸引人眼球,毕竟有“婚外情”。但婚外情一说,其实乃夫妻间的玩笑。我写了很多关于胖子的诗,毕竟自己也是胖子。写胖子的诗,都会让我多瞧几眼。这诗,段子倾向很严重。段子,追求的是机巧。好的段子,都是讽刺味很重的。这诗,就没有讽刺味,而纯粹是玩笑。……机巧够了,就得厚重,写轻松了,但不要轻松成了游戏,得严肃。

《牙痛》

——晓晓

昨天的火锅

今天还在上火

右边下牙

还在痛

是否

殃及左邻右舍

左秦评:

晓晓,虽然素昧平生,但,算是跟我交流诗比较多的。他/她最大的问题是不自信,不知自己到底写得好还是不好,所以写完了都会私聊我,要我帮忙看一下。他的有些诗,都让人读得舒服。有匠心有天赋。但,大部分诗,还是有问题的。把握不了度,没有一以贯之的诗观,很容易倾斜。幸好学习能力强,而且比一些只会堆砌造境的“美文诗人”要好太多。晓晓这诗,是肢体诗。关注人自身,写人肢体。肢体诗,我写了上千首,都觉得只写肢体的冰山一角。我的肢体诗,庞华也叫异质诗。异质、与众不同、个人特色强烈。写牙痛,最好的爆发就是写牙齿痛,不要写别的劳什子。写什么,就聚焦什么。肢体,在这诗里,其实还不是最突出的。最令人惊奇的是“左邻右舍”。一下子就把牙齿比喻成邻舍了。本体喻体,一整体一部分,一大一小,都跟人有关。比喻形式是固定的,但内容却是无穷的。如果一个好的比喻都写不出来,还写什么诗。

《换位》

——谢易

一野生动物园

突发奇想

把游客关进笼子

让动物观赏

左秦评:

《换位》这诗,写的是一个套路。就是“换位”的套路。这类作品,看了很多。痕迹过于明显,而且也太过于单一。这诗很像现在流行的机智型、说理型的截句诗,比如说伊沙的《点射》。

《开会》

——杨痴草

这也会

那也会

这也不会

那也不会

2017.03.27

左秦评:

《我怀念故乡的一条河流》

——金刚北斗

潮汛在耳蜗里涌来

一层又一层

叠加

拾贝者的记忆

从沙滩上脚印苏醒

灵魂的放逐,像水草

我梦见

自己

像一条鱼

穿梭在

故乡的涟漪里

……

左秦评:

第一段让我耳目一新。入笔就写到“耳蜗”里,用力不轻。但,第二段就露怯了。第一段和第二段看起来不像一个人写的。第一段,有我肢体诗的感觉,第二段,却只是入门级的,甚至比入门级还要低一点。谁都可以写出一句好诗,但不是谁都可以写出一首好诗。有句无篇远多于有篇无句。诗人仔细琢磨琢磨第一段诗的写法,将其归纳总结一下,这路子走对了。第二段呢?只要看到自己诗中出现了,就得赶紧删除。

《秋》

——小葛

一批批叶子

从高枝跳崖

一叶悬空

瑟瑟发抖

我凑近

发现一张大网

一只干瘪的蜘蛛

他正扑向

他最后的晚餐

左秦评:

小葛,私交甚好,对我特别关心。是我之后要报恩的朋友。小葛并没有像我一样,完完全全扑在诗上。而是有感而发,很少落笔。读其诗并不多,但小葛的诗,却比一些老油条都要写得好。为什么呢?功夫在诗外。小葛曾送我一本很神奇的书。是《理想国》书系的,是思想性的书。理念到了,思想到了,阅历到了,又有一定文学功底,想写一首还不错的诗,并不难。小葛的诗,有朦胧诗感觉。但,比朦胧诗少了包袱,多了轻松。比如这诗,所写乃亲眼所见。也许写的时候并没有思考象征、影射,但结尾处的蜘蛛扑食,却让我浮想联翩。

荷骊小舍:评诗学诗第二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