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咏叹黄河古渡口的故事

一组咏叹黄河古渡口的故事

黄顺荣

1948年8月,黄顺荣在四川省达县凤凰山麓的地母宫里出生了。与常人一样,第一声啼哭并不是诗,也不是歌,更谈不上有着天生的作家缘。黄顺荣是重庆市人,在巴山蜀水养育下,骨子里有巴楚文化的烙印透出的灵气。随着为共和国修筑铁路的父亲南征北战,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为今后的文学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夏天,黄顺荣大约两岁,他的父亲当时在湘桂黔铁路局工作。一天傍晚,他随父亲乘竹排到湘江里网鱼,那天的夜色似乎很浓,坐在竹排上,唱着儿歌,看着父亲一会儿撑着竹排,一会儿撒网、收网……天很晚了,父亲挑着鱼,他紧跟在后头,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光点为他们带路。父亲告诉他,那是萤火虫,多像满天的星星在流动,他心里充满了好奇与欢喜。

1955年,黄顺荣在包头上小学时,常与几位同学一起去一个叫二里半的地方玩水。那里是黄河的一个支岔。金黄的沙滩、半清亮的河水、翠绿的菖蒲、芦苇,小伙伴们在水里游泳、摸蛤蜊、捉鱼,玩得十分痛快。累了,就躺在沙滩上,看着渐渐下山的太阳,圆圆的、红红的,是那么大,黄河水泛着金光般的鳞纹,世上竟有如此境地,令人心旷神怡,他真想喊上一嗓子,或者写点什么,可惜写不出来。眼看着落日在长河那边渐渐隐去,只有苦苦思索,回家了。

黄顺荣发表的第一首诗已无从寻觅了。7岁那年,母亲带他去看望一位朋友,那是身材略胖的秀气阿姨,和蔼可亲。她俩说话,他在草坪上逮蚂蚱玩,那天的心情真是好极了。天蓝蓝的、草绿绿的、花红红的、云朵白白的……他不由自主地说:“春来了,花儿笑,草儿鲜,白云飘天上,高兴在眼前……”那位阿姨说,没想到,小小年纪还会作诗。他后来才知道,这位阿姨是个文化人,在六一儿童节时,她略加修改,将这几句话给了当地的一家报纸,没想到,还真的发表了。感谢母亲和那位早已忘记了姓名的阿姨,将一颗稚嫩心与诗歌联系在一起了,并让他一生都在为之奋斗。

1966年8月,高中毕业的黄顺荣正赶上全国上山下乡热潮,他到榆次市庄子乡麓台大队当知青。6年的农村生活,他坚持读书,如《诗经》、《古诗十九首》、《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笺注》、《陶渊明集》、《元次山集》等。在村中的水池边的树荫下,放声朗读唐诗宋词,当读到李煜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时,随词而泪下……他精读过臧克家、李瑛、贺敬之、郭小川等人的诗,还读了海涅、惠特曼、雪菜、拜伦、普希金、莱蒙托夫、彭斯等的诗,这无疑是艺术功底的重要积累。

下乡的生活是清苦的。知青和农民一样,每个工只有几分钱,而且吃的也不太好少油寡盐。每天早上是小米饭就酸菜,中午是高粱面条,晚上是和子饭。这里人吃饭很特别,常常是端上海碗到人们较集中的戏台底、大树下,边吃边说。谈笑中,传达了上级的精神、村里发生的新闻,当然也传递着东家媳妇、西家婆……村民们习惯了这样,而且天天如此,年年如此。黄顺荣在一旁听着、笑着,不时地记些什么,村民们说,“看!我们的秀才又做诗了……”

关于诗是什么?不同的诗家有不同的回答,黄顺荣认为:诗是人世间一种气质的流动,语言便是这种流动的符号。这种流动,可以成为娓娓动听的情话,也可以成为摧枯拉朽的风暴潮。流动的、透明的一种意念,往往会融进诗的表现中。它会通过灵魂的升华,达到人们所说的诗的本质,诗不是意象、隐喻、象征等手法的陌生化,而是心灵中碰撞闪现的一瞬间的诗的火花。诗人只有在其人品、诗品都闪烁着光亮的时候,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永恒。成熟的诗人在其激情和技巧淡化了的时候,才会表现出质朴、自然、和谐的平静。

2015年5月23日,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举办的“黄顺荣诗歌创作六十年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评价说:“在晋东老中青三代诗人组成的诗歌方阵中,黄顺荣无疑是德高望重的。他的诗才卓著,心地宽厚仁慈,既是“家长”又是导师。他的责任是双重的:一方面,以他的作品为晋东诗歌创作提供了优秀的范式,影响或间接地影响着这一方阵中几代诗人的创作;一方面,以他的崇高人品、诗品,为诗歌后学者树立了榜样。他呕心沥血,直接扶植、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青年诗人而功不可没。他以特有的艺术直觉,独引的表达方式,极具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蕴的作品,晴朗了晋东诗歌的天空。以其诗歌、古体诗赋、散文诗创作、诗歌评论中的优异成绩,在国内、省内诗坛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著名诗人、山西省当代中国新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晋乾,宣读了颁奖词:“一朵鲜花不算红,万紫千红才是春。鉴于诗人黄顺荣先生60年来,不仅自己辛勤地耕耘在诗歌土地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更热情帮助、培养了一批青年诗人,推动了阳泉市诗歌的发展与繁荣。为此,经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决定,特授予阳泉诗人黄顺荣‘诗歌园丁奖’。”省社科院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东林颁发了全省唯一的“诗歌园丁奖”奖杯。6月13日,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被山西省社科院诗歌研究中心命名为山西诗歌研究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山西社科院诗歌研究中心命名的首家诗歌研究基地。

一组咏叹黄河古渡口的故事

黄顺荣

黄河古渡口

如果不是你,古老的渡口,

我怎会深一脚、浅一脚,

走进那黛色的回忆,

追寻苍老的隘口和落英。

如果不是你,年轻的彩虹。

飞架在粗犷的年轮,

不息的河水怎会从天边走来,

唱着歌,叩醒伟大的诗神。

卷走了,千百年的陈腐,

跃上龙门山顶,沾上祖宗的光荣。

虽然春的脚步蹒蹒跚跚,

料峭的春寒逼得那么近。

在那希冀与失落之中,

我站在古老的渡口。

看着阳光滑落湿润的唇,

期待那惊心动魄的回声……

一组咏叹黄河古渡口的故事

黄顺荣诗歌创作六十年座谈会

黄顺荣诗歌创作六十年座谈会在市老干中心召开

《九州诗文》载: 2015年5月23日,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三层会议室热闹非凡。正值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3周年之际,省市有关专家、诗人近30人欢聚一堂,以诗会友,参加黄顺荣诗歌创作六十年座谈会,探讨如何拓展阳泉市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爱的诗歌创作,同时深刻分析了老干部诗歌创作繁荣现象的脉络、现状与未来。

山西省当代中国新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晋乾、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东林、中共阳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史喜平,市人大副主任刘兆林,市政协副主席任美福,以及原市级老领导杜肇昆,张王亮等参加座谈。座谈会由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黄顺荣的弟子陋岩主持。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史喜平首先致欢迎词。对来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史部长说:“活动中心通过不到一年的运转,深受老干部和老年朋友的好评,设立诗词曲赋工作室,为老干部诗歌创作搭建平台,在活动中推动阵地建设、在阵地建设中促进活动开展,充分引导广大老同志强信念、崇美德、乐奉献、怡晚年。”

黄顺荣老先生从重庆山城到阳泉山城,从嘉陵江畔到桃河岸边,从7岁孩童到67岁老翁,辛勤耕耘在诗歌土地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更热情帮助、培养了一批青年诗人,充分发挥老干部余热,推动了阳泉诗歌的发展与繁荣。黄老,1948年8月生,1966年8月参加工作,上山下乡知青。诗人、作家、文史专家。发表过各类作品4000余件,出版图书30余部。现任阳泉市诗词曲学会副秘书长兼《阳泉诗词曲》副主编、《阳泉老区建设》执行主编,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诗词曲赋工作室负责人。他的诗细腻、婉约,注意对个人微妙情愫的捕捉和发掘,注意对诗歌语言、意象的营造与提炼。黄老是重庆人,7岁时跟随修筑铁路的父亲从烟雨苍岚的巴蜀来到山西,多才多艺的他从此爱上了山城阳泉,着力发掘本地深厚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撰写了多部村志,包括《理家庄村志》等,还拜贾子祥为师,成为阳泉评说的第三代传人,被阳泉人誉为非物质文化“阳泉评说”的坚守者。

著名诗人、山西省当代中国新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晋乾,宣读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为黄顺荣颁发“诗歌园丁奖”的颁奖词:“一朵鲜花不算红,万紫千红才是春。鉴于诗人黄顺荣先生60年来,不仅自己辛勤地耕耘在诗歌土地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更热情帮助、培养了一批青年诗人,推动了阳泉市诗歌的发展与繁荣。为此,经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决定,特授予阳泉诗人黄顺荣‘诗歌园丁奖’。”

省社科院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东林给黄老颁发了全省唯一的“诗歌园丁奖”奖杯。东林说:“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和拓展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爱的诗歌创作,为老干部举办诗歌创作座谈会,是省里前所未有的,是珍惜老干部人才,对阳泉文化人和老干部的尊重,促进了阳泉的文化发展繁荣。”

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老诗人杜肇昆评论黄老在诗歌创作上“一是有持续不减的热情。二是有全方位才能。三是有速度型作家的不老化思维。四是有一颗为公益事业奉献的爱心。”诗人刘兆林说黄老的诗“大气、灵动、广博、本真。”并当场赋诗一首以示祝贺:“致黄公。妙笔生花子健篇,才横辞赋像谪仙。长青不老松苍劲,莫问黄公何日闲?贺黄顺荣诗歌创作六十年座谈会”。诗人任美福谈到黄老有“阳泉煤的光辉,火的热情,娘子关水的柔情。”更是赞颂黄老的“不老情怀,不停耕耘,顽童性格,永远激情”的人品和艺德。老诗人张王亮赋诗致黄老:“沙砾粉身铺大路,铁石投炉铸辉煌。笔耕当称苦中苦,妙语常开洞世窗。”

黄老的夫人、西河学校校长王忠华、学生赵芳代表300多位弟子敬献鲜花一束。王校长说:“黄顺荣从不修边幅,爱诗、爱书……”老诗人杜老插话说:“你很有眼光……”

会场高潮迭起,黄老慷慨激昂,随即赋诗一首:“老干中心会群贤,畅所欲言抒己见。励志耕耘推新秀,吟诵巧绘织锦笺。巴楚川江云生纸,晋绥汾桃笔结缘。数年心血催人老,岁月无意锐未减。撕风沐雨剪自如,诗词歌赋情领衔。尧天舜日史留韵,豪放婉约铭漾泉。漫将寸管无懒意,独步东篱渐陶然。六十权作从头越,入典超常再扬鞭。”

会后,与会人员在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温银兔的陪同下参观了活动中心的阵地建设。老诗人马晋乾说:“我走了不少地市,也参加过不少活动,也看过许多老干部活动中心,这里是全省办的最好的,众多的活动项目,诸如养生保健、器械运动、红色收藏、阳泉评说、布艺面塑、剪纸根雕、书法绘画等40多个,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汇聚一堂,让人看后耳目一新、意犹未竟、流连忘返……”

一组咏叹黄河古渡口的故事

黄顺荣诗歌创作六十年座谈会

诗魂常青 ——著名诗人蒋言礼

六十权作从头越

太行诗星正青春 ——著名学者降大任

茂林修竹兰亭叙

流水桃花笠泽诗 ——著名学者、诗人冯向东

一组咏叹黄河古渡口的故事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授予黄顺荣“诗歌园丁奖”荣誉

《三晋都市报》载:2015年5月23日,黄顺荣诗歌创作六十年座谈会暨如何拓展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爱诗歌创作座谈会,在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会上,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为黄顺荣颁发了“诗歌园丁奖”奖杯。

这次座谈会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主办。与会诗人充分肯定了黄顺荣先生诗歌创作的特点、特色和成就,特别强调了黄顺荣先生利用原《阳钢报》和《太行诗报》以及《阳泉诗词曲》等报刊平台,潜心培育诗歌创作后人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深刻分析了老年诗歌创作繁荣现象的脉络、现状与未来。这次会议不仅是对黄顺荣先生诗歌创作的肯定,对于阳泉市的诗友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组咏叹黄河古渡口的故事

山西诗歌研究基地挂牌

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为首家山西诗歌研究基地

《三晋都市报》载:2015年6月13日,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被山西省社科院诗歌研究中心命名为山西诗歌研究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据悉,这是山西社科院诗歌研究中心命名的首家诗歌研究基地。

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积极落实阳泉市委的“文化兴市”战略,专门设立了“诗词曲赋室”,组织老干部和其他爱好诗歌的群众进行诗歌创作,创办了内部报纸开辟专版发表诗歌作品,同时通过举行诗歌研讨会、诗人联谊会等形式,不断发现、培养、壮大诗歌创作队伍,一大批老干部和诗歌爱好者,在国内文学核心期刊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出版了诗歌专著,并获得了上百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诗歌奖项,推动了阳泉乃至山西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揭牌仪式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主任马东林主持。著名诗人、学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文化专家降大任宣读了揭牌词:“阳泉地处太行山中段,晋冀咽喉、京畿藩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风光无限。阳泉老干中心汇集晚霞,琴棋书画、太极八卦、文体健娱、诗词曲赋、卓有成效引领全省超前。山连四海、城藏大气,以诗会友、雅聚群贤,享誉三晋。鉴于阳泉具有良好的诗歌创作氛围,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决定:在阳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诗词曲赋”室的基础上,创立“山西诗歌研究基地”,借此开展深层次的诗歌创作研究,推动“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乃至山西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二○一五年六月十三日。”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诗歌研究中心主任马东林、市老干局长史喜平和市文联主席侯讵望、诗词曲赋室负责人黄顺荣共同揭牌。

市文联党组书记李银苟和来自省城和阳泉市的部分诗人出席了揭牌仪式并参加了联谊活动。

(杨斌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