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来到卢浮宫,“文化人”腾讯如何一步步造船出海

历时七载,自高校探索起步,创新突破,覆盖全国。如今,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将版图又延伸到了海外。6月11日,2018年NI赛事落地卢浮宫,这是大赛举办7年后首次出海。

本届大赛主题为“创意活化世界遗产”,具体而言,这一次聚焦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赛合作名单当中,除了长城、故宫、敦煌等中国文化面孔,也出现了大英博物馆这样的国外知名文博。作为大赛的创作题材,《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女史箴图》、《蒙娜丽莎》等数十个国内外顶级IP首度齐聚,均为世界文化遗产之杰出代表。

首站来到卢浮宫,“文化人”腾讯如何一步步造船出海

法中文化艺术联合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腾讯、卢浮宫代表共同启动大赛

这并非是今年腾讯文化出海的孤例。一个月前,腾讯与英国国际贸易部在伦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文创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影视、高端艺术、游戏等一揽子文化项目落地。

企业出海,并不少见。但值得品味的是,之于腾讯,这并不是两次纯粹生意经式的出海,它选择对外输送与发扬的,乃是来自古老国度的文化与文明。文化出海,在这个互联网巨型公司身上,本有着几分古典色彩的“下西洋”,如今又添上了科技时代的包容并蓄与锐意求新。

时间相隔一月,两度文化出海,与不久之前刷爆朋友圈的“腾讯没有梦想”形成了巨大的形象反差。殊不知,在大众尚未回神之际,腾讯早已将“文化”标签,郑重铭入了企业定位与战略日程。

2018年,正是腾讯的文化进击之年。

1

甩脱“生意人”印象,做最具文化性的科技公司

起初仅仅拥有社交与游戏业务,“生意人”腾讯是如何完成向“文化人”的转变的?

回顾腾讯在文化层面的努力,不妨从一场会议说起。去年8月,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比利时开幕。这是一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世界人文大会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官方盛事,云集全球1800余名学者、政治家与艺术人士,腾讯作为唯一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受邀参会。

倘若对腾讯还抱持着往日的刻板印象,当看到它走上国际舞台,受到来自国际的认同与肯定,必然心生讶异。但重新复盘,则会发现,腾讯在文化领域的入场与布局几乎都先人一步。

2012年,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正式推出“泛娱乐”战略理念,这一概念也随之成为诸多国内文化企业的核心战略。正是这样的远见,使得腾讯在文化领域铆足气力,步步为营,以“泛娱乐”为纲,围绕优秀IP深入展开多重孵化与开发。

六年时间,腾讯打造出了游戏、文学、动漫、影视、音乐等文娱板块共融共生的文化生态,业务横跨多种文化产品形态——长年位居全球用户与收入第一的腾讯动漫;国内最大内容源头的阅文集团;集孵化、制作、发行于一体的腾讯影视;超2亿用户的腾讯电竞……至此,腾讯的文化生态圈已稳稳成形。

2015年,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腾讯将积极促进互联网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融合。2017年,马化腾更进一步指出:“无论AI和科技怎么进步,文化都是无法代替的。”程武也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希望将自己打造成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能在科技和文化两个维度上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公司,这是腾讯公司的战略思路,也是决心。”

围绕“文化+科技”,腾讯随即推出一系列“文化复兴”项目:与长城、故宫达成合作,宣布将用科技推动文化的破壁,助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与大众化;与敦煌研究院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科技保护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的创意表达让敦煌文化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在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引爆国漫关注的热潮下,腾讯动漫再度联手敦煌,打造系列IP漫画;热门游戏《王者荣耀》则不仅植入“游园惊梦”的昆曲皮肤,更推出线上讲座《王者历史课》……

蕴含中华文明精髓的传统文化IP,在腾讯的全力运作下,与互联网平台和新科技产生了化学反应,从而得以传承、活化与广泛传播。

腾讯并未止步于此。2018年两会期间,马化腾提出“数字文化中国”方案。正当多数企业还在为“泛娱乐”煞费苦心之时,今年的UP大会上,程武提出了从“泛娱乐”向“新文创”战略升级,系统地关注IP的文化价值构建,升级塑造IP的方式方法,在战略上再次领先跟随者一个身位。

将当下的腾讯称之为“文化人”,并不为过。在文化构建的很多方面,它正引领风气之先。

2

腾讯式出海,文化、科技与新生代的连接与融通

2015年两会访谈,除了展示出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雄心外,马化腾还指出,腾讯主要做两件事,其一是连接器;其二是内容。而在2016年“腾讯NEXT IDEA ×故宫”发布会上,马化腾也着重谈到:“文化是社交的土壤”;“腾讯专注做连接,连接人与人、服务和设备,实际上我们也在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传统文化和年轻人,连接中国IP和国际舞台。”

这实质上阐明了腾讯做文化的方法论:以科技为基石、文化为土壤的社交网络,连接包括人与内容在内的一切,并使之自然而然成就最广阔的文化生态系统。

这也同样是腾讯独特的优势所在。从科技到“科技+文化”,实是自然延伸的发展路径——科技和文化犹如DNA双螺旋,相互促进;“数字文化”实则是“科技+文化”化学反应后的天然产物。

横跨内容与社交两大领域的腾讯,从娱乐内容切入文化领域,犹如借力打力;于社交的横向扩展中,则可说是顺势而为。

眼下,最具备文化“人和”的腾讯,恰恰又赶上了文化出海最佳的“天时”与“地利”——

一则是消费升级。当下,中国正进入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文化消费已成为当下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消费体量进一步扩大,对文化质量的要求也迈上新的台阶,于以文化孵化与开发见长的腾讯而言,既是机遇,更是责任。

二则是政策利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的文化战略被进一步提上日程。在十九大报告中,“文化自信”一词被反复提及,围绕这一核心思路,对外展示与输出文化软实力,以精神文明赢得国际性的价值认同,于擅长推动文化传播的腾讯而言,既是利好,更是使命。

一切准备就绪的2018年,腾讯也不孚众望,以英伦合作与NI大赛落地卢浮宫,顺利宣示了文化英法连环行动的初战告捷。

回顾2018年的上半程,可以说,扬帆出海的腾讯,在以往方法论的基础上,做到了更进一步的细化与延展:

在内容上,以“传统文化”为舟。正如程武在2018 UP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所言,承载着人类普世情感的IP,就是跨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语言”。多元的传统文化精粹,之于全世界,都具备共通的感染力。“它可以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情感相通、彼此了解、互相信任,也能带领人类走向正确的方向。”

首站来到卢浮宫,“文化人”腾讯如何一步步造船出海

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将其首提的“泛娱乐”再次升级为“新文创”战略理念

在形式上,以“数字科技”为楫。科技与文化跨界融合,以科技赋能人文,以人文点亮科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AR等技术的进步,正在为传统文化披上新“外衣”,带来新的引爆点。腾讯正在做的,就是尝试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采集、保护与推广传统文化。

在根本动力上,以“青年群体”为舵。青年群体是创意生产的源头,更是活化与复兴传统文化的源动力。正因此,腾讯尤为关乎青年创作群体,注重青年群体的创意激发,青年群体的文化接纳。NI、长城等文化项目活动,都建立在关注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连接,尤其是与青年群体的连接之上。

说到底,与人们想象中不同,腾讯出海,动作并非张大张旗鼓,目标更非急功近利。它更类似于构建一座文化交流的桥头堡——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将国外的文化引进来,双向融通,推动文化共创、共享、共赢的切实落地。

而这大概就是腾讯因其浓厚的“文化”基因,所展现出的风范与远见了。

3

起航与征途,腾讯数字文化国际版图已浮出水面

在以往,文化出海往往口号响亮,却难以落地。究其根本,缺乏先进的技术依托,再优秀的内容,也难以谈论真正的竞争力;缺乏对优秀内容的认知与发掘,再高明的技术,也不足以撑起传承与弘扬文化的重任。

但腾讯打破了这一僵局。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打造科技的文化方舟,促成传统文化的活化和世界性的联结;同时以传统文化为突破口,达成出海登陆的首要目标。这说来轻巧,但正如程武所言:“数字文化绝不是简单的把文化进行数字化或者网络化,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

从以AR、VR等技术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博物馆,到激发新生代群体的创作及传播热情,再到一系列与顶尖文博机构的联手合作,在扬帆前行之中,诸多的想他人之不敢想,为他人之不敢为,乃至腾讯诸多的决心与努力,更多被悄然隐藏在激荡的水面之下。

从打造方舟,建设巨轮,再到拓展疆域,出海之路,或许仍然道阻且长。正如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如是说:“科技+文化不仅仅是腾讯一家公司的使命,更是全人类社会的共同使命。” 腾讯已经意识到,并主动背负起了这一使命。

未来,腾讯更大的文化国际版图正在浮出水面,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