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發脾氣時的“潛臺詞”

很多家長會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氣倔強、氣性大,甚至有的孩子發起火來會有自虐自殘的行為

,比如以頭撞牆、用手抓臉、故意弄傷自己等等。這些行為的出現,經常會嚇壞家人,甚至以為孩子出現了嚴重的精神問題。

當然,孩子採取過激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顯然是不夠健康的做法,而通常,爸爸媽媽們因為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不熟悉,在孩子發脾氣時,沒有準確理解背後的“潛臺詞”,導致情緒安撫不得法,甚至是進一步激化了孩子的負面情緒表達。

今天,我們就舉幾個常見的案例,談一談孩子們的“潛臺詞”。

案例一:“壞媽媽,去死吧!”

小宇的媽媽為了給孩子更好地照顧,在家裡做了3年多的全職太太,直到小宇順利地上了幼兒園之後,媽媽才開始重新工作。可是,工作不到2個月,就發現4歲的小宇開始變得焦慮、亂髮脾氣,對她也沒有以前親密了。

老師還說,小宇在幼兒園經常罵人,還動手推搡小朋友。媽媽很生氣地批評了他,可是小宇不但不認錯,還梗著脖子衝著媽媽大喊:“你是一個壞媽媽!我再也不想看見你!你去死吧!”

媽媽覺得又委屈又難過,覺得自己多年的付出全都白費,孩子一點都不知道感恩,情緒崩潰地大哭。

請大家注意,小宇剛剛4歲。通常,家長會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說髒話,吃屎、放屁、去死等惡言脫口而出,而且你越是制止TA,TA反而說的越來勁兒。

讀懂孩子發脾氣時的“潛臺詞”

這麼大的孩子使用類似上面的語言來攻擊、否定他人的時候,有時並不是想表達話語本身的意思,而是他們發現了語言的多種功能,一方面語言可以表達需求、發洩情緒,另一方面還具有傷害別人的力量。

所以,孩子們在4歲左右出現說髒話、罵人的情況,其實是在嘗試著使用這種力量,並最終掌握語言攻擊的辦法。

如果你發現孩子開始使用語言來進行攻擊或發洩情緒,建議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第一,把你的情感跟孩子分享。“聽到你這麼說,我感覺很難過”,溫和地向孩子說明,讓他們意識到這種傷害別人的語言力量很有殺傷力,儘量少用。

第二,給孩子一個正向的引導。“我們願意原諒你,因為知道你不是真的這麼想”,父母可以這樣明確表示,而不是在羞惱情緒中給孩子貼上“愛罵髒話”、“沒禮貌”等負面標籤。

第三,詢問潛藏原因。語言攻擊通常伴隨著情緒變化,有可能是因為父母工作太忙,疏忽了對孩子的照顧,讓孩子不開心了,用這種方式來博取大人的注意;或者TA在幼兒園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被其他小朋友的髒話攻擊。

第四,給孩子對策建議。既然語言攻擊是孩子為了發洩情緒而選擇的一種方式,那麼當我們建議孩子放棄語言攻擊的同時,就需要提供一些新的情緒表達方式,換一種情緒表達的密碼。

案例二:大喊“無聊”的琪琪

2歲10個月的琪琪最近顯得注意力特別不集中,做什麼事情都沒有長性,最多3分鐘就對著媽媽嚷“好無聊啊!”、“玩這個真沒意思!”、“我該做點什麼好呢?”毛毛躁躁,一刻也靜不下來,讓家人很擔心她將來去了幼兒園該怎麼辦。

聽到孩子喊無聊,當家長的你,是不是有點心疼呢?是不是立刻就給她出主意做點別的?還是屈服在那張可憐兮兮的小臉之下,予取予求?

其實,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充分地認識到,他們對父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甚至是掌控力的,並且能夠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開始“策劃”一些行為。

所以,當孩子對著你喊無聊的時候,有兩種可能性:

讀懂孩子發脾氣時的“潛臺詞”

第一種可能,是TA真的覺得百無聊賴,在向你尋求幫助,“給我找點兒有意思的事情做唄!”如果是這種情況,很可能因為您平時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幹預較多,經常安排TA的各種具體活動,導致孩子對自己的生活安排沒有概念,一空閒下來,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這種養育方式,不適合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特別是對那些打算寄宿、或當個小留學生的家庭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們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去畫畫吧”、“出去踢球吧”,而是啟發引導孩子學著規劃自己的生活,比如“你現在有什麼想做的嗎?”或者“昨天玩的遊戲,哪個你覺得更好玩?”如果孩子年齡較小或者獨立決策能力較差,可以從提供2-3個活動選項開始,比如“畫畫和踢球,你現在想玩哪個?”

第二種可能,是TA其實另有所圖。大喊無聊,是為了用這一招讓你心軟,從而答應TA不用再繼續做眼前他不喜歡的事情(比如畫畫),轉而同意TA做其它喜歡的事情(比如踢球)。

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爸爸媽媽先不要立刻屈服,而是關注TA的真實想法,瞭解TA討厭畫畫的真正原因,或許會有新的發現。比如,因為老師在幼兒園沒有表揚TA的繪畫作品,導致TA畫畫的動力不足,那麼這時,要解決的焦點就不是去不去踢球了,而是孩子的自尊受傷了,需要爸爸媽媽幫著包紮“傷口”。

案例三:“我沒撒謊!就是沒有!”

3歲半的明宣跟小區裡的兩個同齡寶寶正嘀咕著什麼,明宣媽媽好奇地湊了過去。原來,明宣正煞有介事地撒謊說他爸爸是警察,昨晚從公安局拿回家一支真槍,被明宣一把奪過來開槍射擊,結果將家裡的小狗打死了,他說,他很傷心。

媽媽覺得很好笑,問他為什麼要撒謊。明宣強力辯駁:“我沒撒謊!”媽媽就問:“那咱家的槍呢?我怎麼沒有看到?”明宣見自己的謊言被揭穿,氣呼呼的跑遠了。

明宣媽媽發現明宣總是撒謊,經常說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她甚至懷疑兒子的大腦出了問題。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一個小朋友吃著棒棒糖,對著另一個小朋友炫耀,“我爸爸給我買了5支棒棒糖,這可是進口品牌,可好吃了!”另一個小朋友就可能張嘴反駁:“我爸爸也給我買了,也是進口品牌,買了10根,不對,是100根!”

很多家長也像明宣媽媽一樣,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變得“愛撒謊”了,經常會隨意地信口開河,而且說到高潮之處,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講些什麼。有的爸媽會把這種情況簡單當成孩子“愛吹牛、說大話”,其實不止這麼簡單。

讀懂孩子發脾氣時的“潛臺詞”

3-4歲左右的寶寶,想象力正是極為豐富的時候,特別是創造想象,得到了極大發展。在他們的小腦袋瓜裡,其實還不太能分得清想象和現實的區別,所以才會把自己想象出來的事情,說的好像真實發生過一樣。

所以,當孩子大喊著“我沒有撒謊”的時候,父母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對孩子的心理活動和發展不夠了解,或者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出了問題。關於如何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的話題,我會再單獨撰文與大家分享。

留給孩子的最大財富

著名學者彼得·伊利亞德說:“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麼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

也就是說,教育應該指向未來社會的需求。如果我們現在的教育,不能為孩子的未來奠基,那我們的孩子將在30年後被全新的社會所拋棄。

那麼,未來時代需要怎樣的人才呢?全球暢銷書《全新思維》的作者丹尼爾·平克指出,

未來的人才,需要擁有四種全然不同的思維——創造型思維、共情型思維、模式識別型思維、追尋意義型思維,以及六種基本能力——設計感、故事感、交互能力、共情能力、娛樂感、探詢意義。

可見,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恰恰是一種高情商、高逆商的表現,也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重要要求。

成功時不得意忘形、失意時不自怨自艾、平淡時不消沉頹廢、忙碌時不煩躁焦慮,不做被情緒“牽著走”的人,而是把孩子培養成“情緒的主宰”,恰恰是我們父母可以留給TA終生受益的最大財富!

王明姬,國內著名心理學家,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長期受聘為多家組織的管理諮詢顧問,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特邀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