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不让最有才的八皇子继位,原来真的另有隐情,都没注意

清王朝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事件——“九龙夺嫡”,大家可能都听说过。那么在历史上,康熙帝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并不是很出众的老四,而不给人人称赞,看起来一定会是一代明君的“八贤王”老八呢?我察觉到历史上有一个细节,众多研究者都没关注到。

康熙为何不让最有才的八皇子继位,原来真的另有隐情,都没注意

康熙皇帝一共生了24个儿子。老八胤禩的娘身份低下,只是位辛者库出身的奴婢,子凭母贵,因此他地位也不高。但是他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渐渐地文武俱全,在众多的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康熙也颇为重视他。

康熙为何不让最有才的八皇子继位,原来真的另有隐情,都没注意

康熙在他只有17岁的时候,就给了他贝勒爷的封位。这在众位皇子中可是独一份啊!而且康熙有意栽培他,给他学习处理朝政的机会,这可是难能可贵的。而且老八胤禩这个人内外兼修,品行高尚,对人恭谦有礼,几乎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宫中太监,大家都很喜欢他。

康熙为何不让最有才的八皇子继位,原来真的另有隐情,都没注意

康熙后来因为太子胤礽太过烂泥扶不上墙而废黜了他,就在为新的太子人选而费心。可关注这个的不止他自己,儿子们也紧紧的盯着皇位呢。于是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争斗,众位皇子们不愧是皇家出身、皇宫里长大,都是心狠手辣,信仰“无毒不丈夫”之人,于是兄弟手足相残,手段之狠让康熙心惊胆寒。

康熙为何不让最有才的八皇子继位,原来真的另有隐情,都没注意

在经过种种考虑之后,康熙决定还是恢复自己嫡出的儿子,前太子胤礽的太子之位。于是他在一次大朝会上暗示众人,让大家提议太子人选。结果重臣们会错意了,提议让德才兼备的八皇子做太子,其实这是有道理,万分适合的。但是当时康熙却突然醒悟了,以八皇子身份低下为由拒绝了。

康熙为何不让最有才的八皇子继位,原来真的另有隐情,都没注意

康熙微什么这么做呢?其实原因有二。其一是,自己现在还是皇帝呢,老八就这样得民心,拿自己的威严当作什么了?这是作为一位皇帝的通病,不想让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就算那个人是自己的亲儿子,所以他才对前太子那么放心。老八错就错在太优秀了,优秀到威胁到了自己。所以本来待人和善的“八贤王”,就被他斥责为结党营私了,真是很冤枉。

康熙为何不让最有才的八皇子继位,原来真的另有隐情,都没注意

第二个原因就是大家忽略的。胤禩他的老师是汉人,而且他自己非常喜欢汉人,认为他们有真才实学,值得重用。而清朝自建立以来,就因为是满人而受到汉人反抗,各种反清复明的运动层出不穷。所以康熙很不喜欢汉人,也不是真心实意的想要重用汉人。但是胤禩不一样,他很喜欢汉人,而且在南方的汉人学子们、文人们心里地位特别高。要是让他继承了皇位,那么他一定会重用大量汉人,提高他们的地位,这是自己绝对不想看到的。所以就算是为了维护好老祖宗打下的基业,就算是老八再优秀、再适合,他也注定当不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