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腐敗:旗人一出生便開始領退休金、養老金,領了200多年

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時,滿軍八旗加漢軍旗和蒙旗全民皆兵,男女老幼(今日所謂軍眷)蓋有30餘萬人。且用個現在的名詞,他們的軍需給養是實行一種“供給制”。

清朝的腐敗:旗人一出生便開始領退休金、養老金,領了200多年

那時既然所有的旗人都是兵,所以所有的旗人都“吃糧”。後來再經居心不良的漢奸代為策劃,旗人縱不當兵也照樣吃糧。因而有幸生為旗人,呱呱墜地時便開始領退休金、養老金,一領領了200多年,終於把一個勸勞尚武的邊疆少數民族,大半變成了通都大邑里遊手好閒、吃喝玩樂的“懶滿”(不是懶漢)。但是,這些“懶滿”的生活費是哪裡來的呢?那就靠原是八旗大軍後勤總司令部的內務府了。

清朝的腐敗:旗人一出生便開始領退休金、養老金,領了200多年

所以清朝的內務府所管的錢包,一般都比戶部(國家財政部)所管的要紮實得多。對上它是皇帝和后妃的賬房、私府,管皇室衣食住行和玩樂;對下面那些滿族(和旗人)的無業遊民來說,它便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且看我們近代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晚年便是個靠內務府過活的無業旗人。(曹霑和內務府的關係,紅學家還大有文章可做呢。)

清朝的腐敗:旗人一出生便開始領退休金、養老金,領了200多年

戶部自有來自各項稅捐的“國庫收入”,可內務府的錢又是哪裡來的呢?這原是清史裡還未完全解答的問題。可是簡言之,在清軍於1644年入關之前,它原是八旗的軍需署嘛!入關以後場面大起來,清承明制,在財政上,內務府幾乎與戶部平分天下。丁銀(人頭稅)、地銀(錢糧)統歸戶部,但內務府有時也有一份!特殊稅收如粵海關、滸墅關,部分鹽茶絲瓷等稅收有的就直接劃歸內務府了。此外滿人入關後直接承繼了明朝的皇莊土地,還無限地圈地(圈無主與有主的土地)為皇帝的私產。因此大清皇帝也是大清帝國之內的第一號大地主。但是再大的地主的地租也養活不了一個皇帝,所以皇帝另一項更大的收入,便是“升官發財”了。皇帝是一國最大的“官”,他也就發最大的“財”。

清朝的腐敗:旗人一出生便開始領退休金、養老金,領了200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