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一个心思细腻到令人发指的男人

冯延巳:一个心思细腻到令人发指的男人

今天来聊一个心思细腻到令人发指的男人——冯延巳。

他是南唐宰相。南唐,就是后来被赵匡胤灭掉的南方政权,他们的亡国之君,叫做李煜。冯延巳比李煜早一代,是李煜的父皇李璟的宰相。

冯延巳的宰相虽然做得并不好,但他的词却写得很不错,如同日后李煜虽然亡了国,也写得一手好诗词,这可能是南唐人物们的风气。

读其诗,知其人。我们读李煜的诗词,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天真赤子,读冯延巳的词,感觉最深的两个字,就是细腻。

有一天,冯延巳的主子李璟读了他的一首新词,觉得很有意思,在见到冯延巳的时候,特意问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甚事?”

这首词,就是《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在我们这些麻木的俗人看来,春风荡漾,池塘泛起涟漪,是再平常不过的风景,这也值得写一首词么?不是吃饱了没事做?

在冯延巳看来,池塘泛起涟漪,就是翻起心中的惊涛骇浪,就是牵扯出人间的悲欢离合。

你看他用“吹皱一池春水起笔”,接下来,描画了好一段美人闺愁。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一只单身狗,偏偏要去逗池上秀恩爱的鸳鸯伴侣,逗着逗着就被喂了狗粮,把气撒在了杏花身上,随手扯下来,放在手里揉啊揉,画个圈圈诅咒你。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拿杏花出完了气,却还是闷闷不乐。孤单单依靠在阑干上看水里鸭子打架,连头上的碧玉簪松脱了,也全然无心梳理。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我思念的人儿啊,一天到晚不见你来,猛然抬头,望见枝头的喜鹊,莫非是你要来的征兆吗?我的心情忽然又开心起来。

你看看,从“吹皱一池春水”,引出后面这么多的事情,又是虐狗,又是虐杏花,又是从悲到喜。

你说这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油腻男子,为啥心思能这么细腻,把一个十五六岁小萝莉的心思描绘得如此传神?

除了描绘小萝莉,冯延巳写自己的生活,也是细腻得紧。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首词翻译成白话,意思是:

谁说我多愁善感的毛病好了呢?

春天一到,我的惆怅依旧啊。

天天赏花贪酒,一照镜子,自己都吓一跳,怎么憔悴成这个鬼样子?

那河边的青草啊,那河提上的垂柳,

你们为啥像忧愁一样,年年生长?

我愁啊,愁到一个人站在小桥上,清风吹满我的双袖。

一直站到月牙儿升上树梢,才默默归去。

这首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成为中国古诗词中经典的一个形象。后来的清朝诗人黄景仁从这句词里化出:“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人之伤心,一至于此。

冯延巳:一个心思细腻到令人发指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