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那个时候,黄金尚未盛行

民间婚嫁、满月等喜事

多以银器首饰为主

侗家女人的首饰都是要找

传统银匠手工精心打磨成

一件件精美的银饰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新晃自古以来就是云贵高原的咽喉

在龙溪与㵲水交流之处就有了--龙溪古镇

踏着历史足迹

走进古镇先听到“叮叮铛铛”的敲打声

寻声映入眼帘的便是张氏、杨氏银匠铺……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我们很难想像它们

是经过多少道工序加工出来的

这个过程又需要银匠多少耐心、多少技巧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手工艺越来越少见

也极少能看到手工银匠的身影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经历融银、去杂、锻银、

拉丝、吹烧、錾刻、擦洗和抛光

等几十道工序

才能变成精妙绝伦的银饰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用银片在上面敲打成立体纹饰

再用手工雕刻成银饰小件

或组装成大件作品

这种古老而传统的工艺

比现在模具一次性注成的纹饰

立体感更强,更生动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这种打模材质特别、神秘

比重很大,耐高温,抗打击

是祖传几百年的老物件

连最后一代9O多岁的传人也不知是何材质

用什么工艺铸造而成...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嘭嘭嘭”,铁锤敲打着银块

发出铿锵的声音

一手拿着榔头

一手钳着银块

把银块打成扁的、方的、长的

从一块看不出形状的银块

到精美的手镯

项链,戒指

实现了一块银子的完美蜕变

戴在身上的历史记忆——记龙溪古镇的那些银匠铺


湖南新晃宣传文旅+

监制:中共新晃县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