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你喝对了吗?

中药颗粒,你喝对了吗?

1.药物的冲溶

颗粒剂有时不易溶解,可先加少量沸水,充分搅拌预溶,再加温开水稀释,一次服用完。如有条件,也可放火上煮2-3分钟放温后再服用。一般一袋颗粒剂可加入80-200 ml左右开水溶解,水肿患者需控制入液量,可适当减少冲入水量。

需要注意部分贵重中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打粉入药,故不能冲化溶解,可摇匀后连汤服下,减少药物残渣,避免浪费。

2.装药的容器

装药容器宜用搪瓷、玻璃、陶瓷或不锈钢等材质,切忌使用塑料、铜铁或铝等材质,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

中药颗粒,你喝对了吗?

3.服药时间

如医生无特殊交代服用方法,一般为早晚各一袋。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个人胃肠情况,可选择饭前还是饭后服。中药在空腹时服用易于吸收,故滋补类的汤药宜空腹服;苦寒、辛凉等胃肠道有刺激的中药,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服用。胃肠功能较弱的患者也建议饭后服药。

4. 特殊服药方法

颗粒剂多数宜用沸水冲服,少量宜用温开水冲服。地龙、乌梢蛇、紫河车、乳香、没药、鱼腥草等,如用沸水冲服,其腥臭味特别重,许多人会感到恶心想吐,而若改用温开水冲服,其腥臭味将会大减。温开水温度宜和人体正常温度相近,约为30~35℃。不宜放置过凉,否则会影响药效。

中药颗粒,你喝对了吗?

5. 初服中药胃肠不适

初服中药的患者可能因为中药的口感、气味等难以下咽、甚至食入即吐,或者本身胃肠功能欠佳,药后胃肠不适。

如感觉药物过于苦涩不能入口,可在药中加入7~10枚大枣(红枣)。大枣健脾和胃又甘甜,还可起到矫味的作用。

如感觉药物过于寒凉,出现大便溏浠甚至腹泻,可在药中加入干姜2~3片,干姜温阳和胃止泻。

如进行上述调整仍不能缓解,应在复诊时向医生说明自己肠胃不适情况,以便医生调整处方,避免使用过于苦寒碍胃之品,或加入矫味护胃的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