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盘问秦桧的后人:祖上何人,他跪地高呼九字后成三朝重臣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先祖的褒贬和是非功过十分重视,若是名臣之后,人人皆高看一眼。就拿明太祖朱元璋来说,他算是真正把“金樽同汝饮,白刃不相饶”落到了实处,满朝上下在任官员被杀得十不存一,但唯独对范仲淹的后代尤为宽容,被押上了断头台还能特赦,可见忠良之后历来都被特殊照顾。

乾隆盘问秦桧的后人:祖上何人,他跪地高呼九字后成三朝重臣

自古忠奸不分家,若是身为遗臭万年的奸臣之后,那恐怕在街上遭人白眼那都是家常便饭,这在非常讲究出身的古代,是一个既定的且非常无奈的事实。

若是把中国历史上的奸臣做一个排行,无论怎么排,宋朝的这号人物都必定上榜,此人就是秦桧。秦桧这一生最大的污点便是暗通外族,残害民族英雄岳飞于风波亭。在那之后,秦桧便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在江南一带,人们还将油条叫做“油炸桧”,可见秦桧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奸臣形象根深蒂固。不仅如此,秦桧死后也不得安宁,被铸成铁人跪在岳飞墓前赎罪,还被编撰成各类戏曲故事不断传唱。

乾隆盘问秦桧的后人:祖上何人,他跪地高呼九字后成三朝重臣

这可就苦了秦桧的后人,无端端背上了奸臣之后的罪名,还要遭受世人无尽的白眼,可谓是有苦说不出。

时间转眼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距离秦桧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几百年,这位奸相的子孙中也出现了一位惊才绝艳的后辈,但因为顶着这位先祖的名头,他的仕途也不是这么顺利,还差点因此丢了官爵。

这位秦桧的后人名叫秦大士,字鲁一,南京人。他自小便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十岁就能吟诗作对,还写的一手挺拔的书法,经常能够赚取润笔费贴补家用。与当时所有的书生才子一样,秦大士从小就存着考取功名的理想。在科举这一方面,秦大士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他23岁中举人,38岁进京考试竟然高中状元。据记载,秦大士是清朝开国以来的第43位状元。高中状元后,秦大士按照惯例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掌修国史。

乾隆盘问秦桧的后人:祖上何人,他跪地高呼九字后成三朝重臣

这可就苦了秦桧的后人,无端端背上了奸臣之后的罪名,还要遭受世人无尽的白眼,可谓是有苦说不出。

在清朝,翰林院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利,但却是一众官员挤破了头都想进去的地方,进了翰林院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曾经的曾国藩,张之洞等人也曾在翰林院供职。最重要的是,进了翰林院之后,就会有了更多的机会与皇上面对面交流,若是能够把握好机会讨得皇上欢心,那日后必定是平步青云。可话又说回来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答得好固然能够使龙颜大悦,但

若一个不小心触怒了皇上,那可是连脑袋也保不住。

这天,秦大士如往常一样,奔走于武英殿和翰林院之间,恰巧遇上了乾隆皇帝,而秦大士早已见怪不怪,立马撩起褂子屈伸下拜。而乾隆看起来也心情不错,示意他可以平身。

突然,乾隆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向秦大士问道“汝真秦桧后人否?”

乾隆盘问秦桧的后人:祖上何人,他跪地高呼九字后成三朝重臣

秦大士一听冷汗就下来了,一时间竟愣在了原地,反应过来后,他心里不停盘算着怎么去回答这个看似随意的问题。因为秦大士身为秦桧后人不假,若是此时回答说不是的话,日后一经查明那可就是欺君之罪。但若直接回答是的话,也不甚稳妥,要知道乾隆对于大忠大奸的立场是非常敏感的,在早之前在乾隆的授意下就曾修订过一本《二臣传》,说的是明末投降清朝的一干人等,连吴三桂,洪承畴等人也记录在内,可见乾隆对于这类人属于口头理解,但心中是十分鄙夷的,所以这也是秦大士犹豫之处,措辞稍有不当,恐怕乌纱帽就保不住了,更别说什么加官进爵。

乾隆盘问秦桧的后人:祖上何人,他跪地高呼九字后成三朝重臣

在乾隆好奇的目光下,秦大士的冷汗也是涔涔而下,突然间如福至心灵一般,跪地高呼道:“陛下,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回答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又老辣至极了,既没有否认自己的秦桧后人的身份,更是暗示以乾隆这般英明绝非宋帝的昏庸可比,不动声色拍了一下乾隆马屁。

乾隆一听后果然抚掌大笑,显然对这个马屁十分受用,随后的追查结果也表明:秦大士是秦桧后人不假,但同祖不同宗,乃是秦桧的兄长秦梓的后代,还是一位名垂青史的清官。这也让乾隆更直观地了解了秦大士地为人和出身,随后地秦家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达到顶峰,其中不乏朝中重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