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凯锋: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有示强和示弱两种运用方法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为三十六计非常实用,所以深受大家喜欢。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三十六计该怎么运用?为此,龙凯锋瞰天下短视频节目在讲解了《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之后,开始讲解《三十六计》,教大家如何运用三十六计。

龙凯锋: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有示强和示弱两种运用方法

三十六计第一计是瞒天过海,【原文】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 ③阳,太阴。该计谋产生的典故是薛仁贵征朝鲜半岛,唐太宗御驾亲征,因为要过海,而唐太宗对大海有恐惧不安心态,于是薛仁贵用了大船,把周围都遮盖起来,唐太宗以为还在陆地上,没想到到了海上。瞒天过海,瞒的是天子。

瞒天过海计谋使用最成功的是隋朝灭陈国,统一了中国。陈国的首都是建安,也就是目前的南京。隋朝统领贺若弼,利用调兵之际,持续性对陈国造成威胁。陈国开始集中力量对付隋军,但隋军一直处于调防状态,并未攻击陈国,使陈国兵力疲惫、戒备松懈的情况下,突然袭击,渡过长江,一举拿下陈国首都南京。

龙凯锋: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有示强和示弱两种运用方法

隋军灭陈国的瞒天过海计谋运用,是我强敌弱的态势。通过持续示强,使敌军由疲惫、惊恐、戒备到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然后出其不意攻击对方,获得胜利。

在历史上,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也有瞒天过海计谋的成功运用。那就是吴国和越国之间发生的。吴王夫差带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作为奴隶带到吴国,伺服吴王。越王勾践通过完全的示弱,表现对吴王的忠诚而使吴王放弃了戒备心态,三年后放越王勾践会越国。越王勾践回越国后,一方面继续示弱吴王,表示对吴王的忠心,一方面暗中奋发图强,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反击吴国。在越国实施的西施美人计情况下,吴王更加骄奢淫逸,并赐死了伍子胥。在吴王对外用兵之际,越王勾践带兵灭了吴国,从而一雪前耻。

龙凯锋: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有示强和示弱两种运用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瞒天过海的计谋运用,有两种态势:一是我强敌弱的态势下,通过常态性示强来疲敌、劳敌、惊敌,而使敌人对威胁习以为常、麻痹大意、放松警惕的情况下,突然袭击出其不意,达到完胜的目的。二是敌强我弱的态势下,通过常态性的示弱来使敌人轻视我、不防备我,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出其不意袭击敌人,从而获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