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會計實務章節練習——存貨

第二章 存貨

一 、單項選擇題

1、下列表述中,大海公司需要在其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列示的是( )。

A、因不滿足收入的確認條件由“庫存商品”轉入“發出商品”的商品

B、大海公司為購建廠房購入的物資

C、大海公司以經營方式租入的一臺機器設備

D、大海公司盤虧的存貨

2、興達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x17年11月20日,從外地購入原材料100噸,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售價為每噸1200元,購買價款共為12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20400元,運輸途中另發生運輸費5000元,取得的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中註明的進項稅額為550元,裝卸費1000元,保險費1000元。運輸途中發生2%的損耗,經查明是合理損耗,則該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 )元。

A、126650

B、127000

C、147400

D、125800

3、A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本期購入一批商品,購買價款為50萬元,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所購商品到達後,企業驗收發現商品短缺25%,其中合理損失5%,另20%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該批商品實際成本為( )萬元。

A、50

B、40

C、37.5

D、55.58

4、東方公司和西方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東方公司委託西方公司加工材料一批(該材料屬於應稅消費品),東方公司發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20萬元。完工收回時支付加工費20萬元,另支付增值稅稅額3.4萬元,支付西方公司代收代繳的消費稅24.70萬元。東方公司用收回的委託加工材料抵償所欠某公司的貨款(所欠貨款的價值小於西方公司加工的同類消費品的計稅價格)。則收回該批委託加工物資的入賬價值是( )萬元。

A、168.10

B、120

C、164.70

D、140

5、

甲公司對存貨的核算採用計劃成本法,2x17年12月31日,“生產成本”科目的餘額為100萬元,“原材料”科目的餘額為80萬元,“庫存商品”科目餘額為50萬元,“工程物資”科目餘額為30萬元,“委託加工物資”科目餘額為32萬元,“發出商品”科目餘額為8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科目餘額為30萬元,“受託代銷商品”科目借方餘額和“受託代銷商品款”科目貸方餘額均為70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餘額為20萬元。則2x17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應填列的金額為( )萬元。

A、332

B、362

C、402

D、550

6、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是17%。2×16年12月31日庫存商品賬面餘額為20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60萬元。2×17年1月20日,甲公司將上述商品的70%對外出售,售價為16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額為27.2萬元,收到款項存入銀行。2×17年1月20日甲公司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是( )萬元。

A、118

B、140

C、98

D、158

7、2×16年9月3日,北京公司與上海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約定,2×17年7月20日,北京公司應按每臺104萬元的價格向上海公司提供A產品12臺。2×16年12月31日,北京公司A產品的成本為1120萬元,數量為10臺,單位成本為112萬元,未計提過存貨跌價準備。2×16年12月31日,A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為100萬元/臺。銷售10臺A產品預計發生銷售費用及稅金為20萬元。2×16年12月31日,北京公司應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是( )萬元。

A、108

B、100

C、0

D、160

8、騰達公司期末存貨採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2×16年12月31日,庫存A產品的成本為800萬元,其可變現淨值為750萬元,未計提過存貨跌價準備。2×17年12月31日該產品仍沒有銷售出去,但是導致A產品減值的因素已經消失,A產品的市場前景明顯好轉,其市場銷售價格為900萬元,預計銷售稅費為20萬元,那麼2×17年12月31日A產品應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萬元。

A、50

B、80

C、100

D、150

9、下列屬於企業存貨確認條件的是( )。

A、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可能流入企業

B、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

C、存貨未來期間能夠帶來的經濟利益是可以預計的

D、存貨必須存放在企業內部

二 、多項選擇題

1、下列表述中,表述正確的有( )。

A、存貨包括企業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在產品等

B、與外購材料相關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一律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C、由於企業持有存貨的目的不同,確定存貨可變現淨值的計算方法也不相同

D、存貨跌價準備轉回的條件是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消失,而不是在當期造成存貨可變現淨值高於其成本的其他影響因素

2、下列有關商品流通企業在採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費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再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分別進行分攤

B、採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C、採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大的,可以直接在銷售費用中反映

D、如果先進行歸集,期末分攤時,對於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

3、下列各項中,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的有( )。

A、收發過程中因計量差錯引起的存貨盈虧

B、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C、購進存貨運輸途中發生的合理損耗

D、自然災害造成的存貨淨損失

4、下列關於存貨期末計量的表述正確的有( )。

A、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

B、期末存貨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價值的金額應提取存貨跌價準備並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C、期末存貨成本高於其可變現淨值的,應當提取存貨跌價準備並計入當期損益

D、期末存貨提取跌價準備只能按照單個項目計提,不能按照類別彙總計提

5、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發出存貨的計量方法有( )。

A、先進先出法

B、加權平均法

C、個別計價法

D、後進先出法

6、下列各項當中,表明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跡象的有( )。

A、該存貨的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

B、企業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於產品的銷售價格

C、企業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於其賬面成本

D、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

7、下列有關存貨可變現淨值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A、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少於銷售合同的訂貨數量,實際持有與該銷售合同相關的存貨應以銷售合同所規定的價格作為可變現淨值的計量基礎

B、對於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預計可變現淨值高於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照可變現淨值計量

C、如果材料價格的下降導致產成品的售價低於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其售價計量,按其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D、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淨值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8、下列各項中,表明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的有( )。

A、該存貨的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

B、企業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於產品的銷售價格,且該產品無銷售合同

C、企業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於其賬面成本

D、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

9、大海公司2×17年12月31日庫存A配件200套,每套A配件的賬面成本為24萬元,市場價格為20萬元。該批A配件專門用於加工200件W產品,將每套配件加工成W產品尚需投入36萬元。W產品預計銷售價格為每件61.4萬元,估計銷售過程中每件將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2.4萬元。該配件此前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則關於大海公司該批存貨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A配件的可變現淨值應當以其市場售價20萬元為基礎計算

B、A配件的可變現淨值應當以W產品的市場售價61.4萬元為基礎計算

C、2×17年12月31日A配件的賬面價值為4800萬元

D、2×17年12月31日A配件的賬面價值為4600萬元

10、企業自行生產的存貨,其初始成本包括( )。

A、投入的原材料

B、投入的半成品

C、生產工人工資

D、生產該產品的車間發生的勞動保護費

三 、判斷題

1、採購過程中發生的合理的物資毀損、短缺等,應當計入存貨的採購成本。( )

2、企業自行生產的存貨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 )

3、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要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 )

4、以前期間導致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在本期已經消失的,應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恢復減記的金額。( )

5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是指存貨對外銷售可收回的經濟利益的淨流入。( )

6、銷售材料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衝減資產減值損失。( )

7、存貨跌價準備轉回,原因是存貨在本期價值上升。( )

8、對於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應當按照單個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

9、在生產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的情況下,企業歸集的製造費用可直接計入該產品成本;在生產多種產品的情況下,企業應採用與該製造費用相關性較強的方法對其進行合理分配。( )

10、由於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貨毀損,批准後,應先扣除殘值和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然後將淨損失轉作營業外支出。( )

四 、計算分析題

1、長城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期末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同時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長城公司每半年報送一次報表,2×16年和2×17年有關業務資料如下:

(1)2×16年4月30日從外地購入甲材料1000千克,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價款為6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0.2萬元,另發生運雜費及裝卸費10.6萬元(運輸費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各種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入庫。

(2)2×16年5月10日,所購甲材料到達企業,驗收入庫的實際數量為980千克,短缺20千克,經審查系定額內合理損耗。

(3)由於該公司調整產品結構,導致上述甲材料一直積壓在庫。甲材料2×16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的可變現淨值分別為59.5萬元和59.9萬元,可變現淨值的變動是由同一因素引起的。

(4)2×17年1月1日,長城公司將該甲材料以65萬元(不含增值稅)的價格出售,假定出售材料不是企業的主營業務,出售所得款項已經存入銀行。

要求:

(1)編制甲材料採購入庫以及6月30日和12月31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

(2)編制2×17年1月1日出售甲材料的相關會計分錄。

2、大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買和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法核算,發出材料採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量,年度終了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大華公司2×17年12月初A材料結存500公斤,實際成本20000元。12月發生有關A材料的業務如下:

(1)12月1日,從外地購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價款為4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6800元,另發生運雜費600元,裝卸費400元,各種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

(2)12月8日,從本市購入A材料400公斤,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價款16400元,增值稅稅額2788元。貨款未付,材料已驗收入庫。

(3)12月15日,接受丙公司投資,收到A材料600公斤,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24600元(含稅),投資方未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按投資協議規定,丙公司投資後其投資佔大華公司註冊資本2000000元的1%。

(4)12月31日,彙總本月發出A材料1500公斤,其中生產車間領用1000公斤,企業管理部門領用500公斤。

(5)12月31日,假設用庫存A材料生產成丁商品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為4700元,丁商品的估計售價為47500元,估計銷售丁商品將發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2500元。A材料的跌價準備月初餘額為零。

大華公司持有的A材料專門用於生產丁商品。

要求:

(1)編制與A材料初始計量有關的會計分錄。

(2)編制發出A材料的會計分錄。

(3)編制2×17年年末計提A材料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

(“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答案及解析

一 、單項選擇題

1、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為購建廠房而購入的物資,在“工程物資”裡核算,並作為報表項目單獨列示,不屬於存貨,選項B錯誤;經營租賃方式租入設備不屬於企 業擁有或控制的,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不屬於承租人(此處即為大海公司)的資產,選項C錯誤;盤虧的存貨預期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也不屬於存貨,選項D錯誤。

2、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企業在存貨採購過程中發生的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應直接計入存貨的採購成本。所以原材料的入賬價值=120000+5000+1000+1000=127000(元)。

採購成本主要包括:①買價;②外地運雜費(包括運輸、裝卸、保險、包裝、倉儲等費用);③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可以計入存貨的成本,所以計算成本時不需要扣除);④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⑤按規定應由買方支付的稅金和進口物資應支付的關稅;⑥發生的不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計入購進存貨的成本中。

3、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般納稅人購入存貨時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計入存貨成本;發生的20%尚待查明的存貨損失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不計入外購存貨成本,因此,該商品實際成本=50×(1-20%)=40(萬元)。

4、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直接抵償債務(視同銷售),則委託方支付的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應計入收回的委託加工材料的成本,因此,該委託加工材料收回後的入賬價值=120+20+24.70=164.70(萬元)。

【總結】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的受託方代收代繳消費稅的處理:

收回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用於抵扣應交稅費)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貸:銀行存款等

收回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直接對外出售、生產非應稅消費品(計入成本)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銀行存款等

可以抵扣的增值稅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中核算,不計入存貨的成本中。

【提示】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用於直接出售:是以不高於受託加工企業的同類應稅消費品的計稅價格出售。若以高於受託方的計稅價格出售的,則應計入應交稅費借方,不計入成本。

5、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2x17年12月31日“存貨”項目應填列金額=100+80+50+32+80-30+70-70+20=332(萬元)。“工程物資”不屬於企業的存貨,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在存貨項目中列示的資產主要包含:

工程物資:為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而儲備的各種材料,雖然同屬於材料,但是由於用於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不符合存貨的定義,因此不能作為企業存貨。

受託代銷商品、受託代銷商品款:“受託代銷商品”科目與“受託代銷商品款”科目餘額均填入“存貨”項目並且借貸金額相互沖銷,事實上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並沒有包括受託代銷商品,即受託代銷商品在資產負債表中並沒有確認為一項資產。將受託代銷商品納入賬內核算的目的,主要為了方便企業加強對存貨的實物管理,保證受託代銷商品的安全。所以在計算存貨的價值時受託代銷商品和受託代銷商品款是不需要計算的。

材料成本差異:借方差表示的是超支差異,增加存貨的金額;貸方差表示的是節約差異,減少存貨的金額。

6、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企業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貨已經銷售,則企業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應同時結轉對其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甲公司銷售70%的庫存商品應該轉出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60×70%=42(萬元),轉出的存貨跌價準備衝減主營業務成本,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200×70%-42=98(萬元)。

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應把出售存貨部分對應的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也結轉。

參考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187.2

 貸:主營業務收入 16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7.2

借:主營業務成本 98

存貨跌價準備 42

 貸:庫存商品 140

7、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據北京公司與上海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規定,該批A產品的銷售價格已由銷售合同約定,並且其庫存數量小於銷售合同約定的數量,因此,計算A產品的可變現淨值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價格104萬元作為計量基礎,其可變現淨值=104×10-20=1020(萬元),低於其成本1120萬元,2×16年12月31日,北京公司應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1120-1020=100(萬元)。

計算產品的可變現淨值首先需要判斷產品是不是已經簽訂合同,如果簽訂了合同,在合同數量範圍內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以合同價格為基礎確定,超出合同數量的部分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

本題中A產品的庫存數量沒有超過合同的數量,所以全部的存貨的可變現淨值都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確定。可變現淨值=合同價格104×10-估計的相關稅費20=1020萬元,存貨的可變現淨值小於成本,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成本1120-可變現淨值1020=100萬元。

【提示】題目中計算的是庫存產品的可變現淨值,庫存產品就只有10臺,所以計算的銷售價格應為每臺的合同價格乘以10,而不是乘以12。

8、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騰達公司2×16年12月31日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800-750=50(萬元);2×17年12月31日,導致A產品減值的因素已經消失,A產品的可變現淨值=900-20=880(萬元),A產品的賬面價值為750萬元,所以應轉回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但是轉回的金額不得超過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所以2×17年12月31日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50萬元。

9、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存貨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一是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是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二 、多項選擇題

1、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一般納稅人外購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採用簡易徵收辦法的小規模納稅人,外購材料的進項稅額不可以抵扣,要計入外購材料的成本,增加材料的入賬價值。

【總結】購進存貨時一般可以抵扣的增值稅:

①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②從海關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增值稅額;③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存貨的進項稅額一律不可以抵扣。

2、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企業(商品流通企業)在採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入庫前的整理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商品採購成本的費用,應計入所購商品的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再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於已銷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主營業務成本);對於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對於採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銷售費用)。選項C不正確。

3、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購入存貨時運輸途中發生的合理損耗應計入存貨的成本。

2018年會計實務章節練習——存貨

購入存貨的運輸途中發生的合理損耗計入存貨的採購成本中,非合理損耗不得增加物資的採購成本,應暫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核算,在查明原因後再作處理。

4、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存貨的期末計量是歷史成本計量屬性,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於其可變現淨值的,應當提取存貨跌價準備並計入當期損益;一般情況下企業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但對於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合併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的期末計量是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是不考慮期末存貨的公允價值的。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成本大於可變現淨值的金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資產減值損失中核算。

5、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企業應當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企業不得采用後進先出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6、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7、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對於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預計可變現淨值高於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照成本計量,選項B不正確;如果材料價格的下降導致產成品的售價低於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其可變現淨值計量,按其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選項C不正確;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淨值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即市場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選項D不正確。

【總結】不同情況的存貨的可變現淨值的確定:

2018年會計實務章節練習——存貨

8、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9、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淨值,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A配件的賬面價值=(61.4-2.4-36)×200=4600(萬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10、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自行生產的存貨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製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生產部門的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等。

三 、判斷題

1、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2、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3、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如果合同或者協議中確認的投入存貨的價值和存貨的市場價值(公允價值)相同,存貨就是按照合同或者是協議約定的價值確認(與公允價值相同);如果合同或者協議中確認的投入存貨的價值和存貨的市場價值不同,那麼存貨的入賬價值還是按照市場價值(公允價值)入賬,也就是說無論合同中確定存貨的價值是不是公允價值,存貨都是按照公允價值入賬。

4、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5、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淨值,因此表述為“經濟利益的淨流入”是正確的。

6、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銷售材料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衝減“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會計處理如下: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其他業務成本

7、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導致存貨跌價準備轉回的是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的消失,應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恢復減記的金額,如果是其他因素導致存貨在本期價值上升的,則不能恢復原已減記的金額。

8、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但對於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9、正確答案: 對

【提示】製造費用一般是間接計入成本,當製造費用發生時一般無法直接判定它所歸屬的成本計算對象,因而不能直接計入所生產的產品成本中去,需先進行歸集,月終時再採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計算對象間進行分配,計入各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中。所以如果車間指生產一種產品就直接可以確認費用應歸屬的對象,所以直接計入成本中核算。

10、正確答案: 對

四 、計算分析題

1(1)、正確答案:

①4月30日外購時

借:在途物資 70.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2

 貸:銀行存款 80.8

②5月10日驗收入庫時

借:原材料 70.6

 貸:在途物資 70.6

③6月30日進行減值測試

甲材料的可變現淨值小於成本,發生減值,應當計提減值準備=70.6-59.5=11.1(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11.1

 貸:存貨跌價準備 11.1

④12月31日進行減值測試

甲材料的可變現淨值小於材料成本,存貨跌價準備的餘額=70.6-59.9=10.7(萬元),由於可變現淨值的增加和減少是同一原因引起的,應當恢復之前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1.1-10.7=0.4(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存貨跌價準備 0.4

 貸:資產減值損失 0.4

(2)、正確答案:

借:銀行存款 76.05

 貸:其他業務收入 6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1.05

借:其他業務成本 59.9

存貨跌價準備 10.7

 貸:原材料 70.6

2(1)、正確答案:

與A材料初始計量有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①12月1日

借:原材料 4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800

 貸:銀行存款 47800

②12月8日

借:原材料 16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788

 貸:應付賬款 19188

③12月15日

借:原材料 24600

 貸:股本 2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4600

(2)、正確答案:

發出A材料的會計分錄如下:

發出材料的單位成本=(月初結存金額+本月入庫金額)÷(月初結存數量+本月入庫數量)=[20000+(41000+16400+24600)]÷[500+(1000+400+600)]=40.8(元/公斤)。

生產車間應負擔的材料成本=1000×40.8=40800(元)

企業管理部門應負擔的材料成本=500×40.8=20400(元)

借:生產成本 40800

管理費用 20400

 貸:原材料 61200

年末結存A材料1000公斤(500+1000+400+600-1500),實際成本為40800元(1000×40.8)。

(3)、正確答案:

年末計提A材料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如下:

丁商品可變現淨值=47500-2500=45000(元)。

因丁商品的可變現淨值45000元低於丁商品的成本45500元(40800+4700),丁商品發生減值,故A材料應計提跌價準備。

A原材料可變現淨值=47500-4700-2500=40300(元)。

A原材料的成本為40800元,可變現淨值為40300元,存貨跌價準備餘額應為500元(40800-40300);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A材料的跌價準備月初餘額為零,故應計提跌價準備5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5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5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