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最不该偷懒的一件事

为人父母,最不该偷懒的一件事

爸爸妈妈,有没有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改变过孩子的一生?

作家麦家说,他的农民父亲,确实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有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也拿不走。

麦家从小家里很穷,成绩在班里也是排倒数。小小的他觉得自己反正也没有什么希望,索性破罐子破摔,逃学,上课睡觉,都是家常便饭。

1977年底,国家恢复高考。做了一辈子农民的麦家爸爸,看到了儿子改变命运的曙光。他叫上即将中考的麦家,沿着学校的围墙根子下,一圈一圈地走。他说,儿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

这番话,深深地刻在了少年麦家的脑海里。

为人父母,最不该偷懒的一件事

再回到学校时,他变了。脱胎换骨地努力,简直像换了一个人。初中毕业那年,全校98个毕业生,考上高中的仅有5名,他是其中之一。

后来,麦家成为了蜚声文坛的作家。再忆起这段少年时光,他感慨万千。“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这里起步。”

为人父母,最不该在孩子的读书教育上偷懒。

作家李月亮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一个孩子从小学到本科毕业,一共十六年,如果这十六年不读书花钱,再出去赚钱,那么里外至少是五十万。

可是几乎所有家长都宁可放弃这五十万,用血汗钱供着孩子上学,再辛苦也要给到孩子力所能及范围内最好的教育。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读书,是最高回报的投入,是这个世界上,最光明,最好走的路。

为人父母,最不该偷懒的一件事

为人父母,必须告诉孩子,少时不吃读书苦,长大后,生活只会更苦。

2018年高考,一位29岁的徐姓考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这位徐同学,正是10年前掀起全国热议的“白卷考生”。

10年前的徐同学,是一位愤世嫉俗的高三学生。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并没有认真答题,而是洋洋洒洒地写了满卷子的“教育宣言”。

他甚至以考零分为骄傲。“考满分不是本事,能每道题都答,但最后得零分,这才牛。”

这件事在当年,很是引发了一阵子讨论。但当喧嚣的7月过去,热点话题尘埃散尽。同学们开始奔赴全国各地,在大学里开启崭新的人生,徐同学却只能和父亲一起,开始了辗转打工的生活。

为人父母,最不该偷懒的一件事

每天7点多开工,重复性的工作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他想过换好工作,但学历只有高中的他,并不能达到要求。

几个月都没办法休息一天,请假就要扣钱。他有时候很羡慕上了大专或大学的同学,仅仅是因为工作之余,别人能有相对充分的业余时间。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当年的做法可能真的是太不值得了。如果当时认真答题,可能现在会是另外的一种人生。”

于是,10年后,他重新参加了2018年高考。

为了补课,他一边工作,一边戴着耳机听课。其他时候,就是利用下班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已经很多年没有学习过了,所以差的课程会比较多。”

爸爸妈妈拼劲全力,让孩子好好读书,不是为了他出人头地,扬名立万;也不贪图他家财万贯,衣锦还乡。

这只是爸爸妈妈的拳拳苦心,希望孩子不要重复父母的老路,不想他们过得像我们一般辛苦。希望他们,能更有底气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人父母,最不该偷懒的一件事

说起教孩子读书,黄磊可谓是榜样。

近日,黄磊晒出大女儿多多的照片。这个坐在窗边,手捧一本书的小小身影,自带一种温柔恬静的气质,让人好生羡慕。

为人父母,最不该偷懒的一件事

多多会写英文诗,写剧本;她会给姥姥画画,用新鲜掉落的花瓣,和金黄的银杏叶,一笔一画,一拼一帖,满满的对家人,对大自然的爱。

多多出落成这幅令人艳羡的模样,爸爸黄磊和妈妈孙莉功不可没。

明明是大明星的黄磊,却把房子买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半隐居式的生活里,黄磊会在睡前陪多多读书讲故事。多多也会在练钢琴时忍不住犯懒,却又在妈妈孙莉的教导下咬牙坚持下去。

最好的“富养”,不过如此。

在夫妇二人的教育下,多多也养成了走到哪儿都带着一本书的习惯。她小小年纪,气质就如此灵秀,眼睛里藏着故事,阅读功不可没。

为人父母,最不该偷懒的一件事

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从小不知不觉沉淀进她的气质里。

诚然,博学和优秀,不是一天可以成就的。

你熬过的夜,做完的大摞大摞试题,写完的一支支墨水笔;你备考时流过的汗,掉过的眼泪,爸爸妈妈看在眼里,也疼在心上。

而且,大多数爸爸妈妈生在普通家庭,工作繁忙,自己的知识水平也有局限,并不能像黄磊夫妇那样,花大把时间陪伴孩子,解答他的所有问题。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