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己走在中興的路上

中國己走在中興的路上

綜觀我國曆史上多數統一的王朝,在經歷了英姿雄武的開創者們前期幾十年的勵精圖治後,便會進入中興時期。我國曆史上除秦、西晉、元三朝外,幾乎所有的大一統朝代在步入正軌後都很快進入了中興時代。民國在大陸的短短三十多年間,還有個“黃金十年”。

中國己走在中興的路上

今年是戊戌年,就在兩個甲子前的戊戌年,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醞釀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運動,以圖實現國家富強。受制於當時的歷史環境,戊戌變法失敗,六君子的鮮血、康梁的狼狽出逃、光緒帝的瀛臺孤影,給世人強國富民的夢想留下無窮遺憾。兩個甲子以來,仁人志士追尋國家富強和民族進步、探索中國現代化的步伐從未停止。抵卸外侮、解放戰爭、共和國的建立和建設,這一路走來經歷了諸多艱難險阻,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也付出了血的代價。建國七十多年來,定新疆、平西藏、回港澳,大陸疆域逐漸完整;對外三大戰役(抗美援朝、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越自衛反擊戰)打出軍威和國威,鑄就利於國內發展的外部國際環境;歷次的五年計劃,奠定工業基石(包括國防工業和民用工業);多年的群眾政治運動、歷經曲折艱辛,使後人為鑑;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戰略實力不斷增強,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貿易大國。特別是近年來,打擊腐敗、整頓吏治、重塑軍隊、深化改革,為中國社會注入新活力。

中國己走在中興的路上

當前中國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軍事國防力量全球領先,人民生活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綜合國力己遠遠超越歷史上最強盛的漢唐時期。且己無發生流血革命之憂和無國家積貧積弱之患,這是一百二十年前康梁、孫文等所夢想求之奮鬥的國家。

觀當今世界,近年來當代傳統秩序的領導者美國,開始變得格外保守,換之以“美國優先”為原則,使全球為之焦慮。歐洲傳統強國英、德、法離心離德,一體化進程受阻,歐洲己步入衰退期。昔日強國蘇聯,早己成過往雲煙,繼之的俄羅期除了軍事稍強,經濟一落千丈。但從美國到歐洲,充滿了對中國崛起的擔憂,他們擔憂中國代替戰後美國所樹立的全球秩序,更害怕失去幾百年來他們一直對全球秩序的主導權。新形勢下,中國己成為新型全球化的倡導者、新秩序的構建者和全球經濟的最大貢獻者。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輸出中國過剩的產能,帶動人民幣國際化,與沿線國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使沿線國家與中國共享發展成果。

中國己走在中興的路上

毋庸置疑,中國己走進中興時代,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接近盛世。但中興不是盛世,離盛世還有距離:臺灣仍孤懸海外、貧困人口基數仍然眾多、地方發展不均衡、貧富差距加劇、嚴峻的國際形勢等,依然提醒我們,盛世之路仍然充滿挑戰。但不管身處何種時代,普通老百姓都是為了在身處的環境,爭取更美好的生活。“興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其興也勃焉、亡也忽焉”,更是警醒管理者需要以民為本,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中國己走在中興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