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一直以來,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難操作的模塊,沒有之一!就像武林秘籍,修煉到什麼境界要看管理者的水平和悟性。恨不得什麼都要考核的kpi、以扣款為目的的考核、不痛不癢的績效獎金、老好人模式的績效考核打分、流於形式的績效面談......

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為什麼KPI會引起很多員工的反感?

1、員工的很多工作只是為了完成KPI,而不是把它做好

KPI是壓力式、重考核、輕激勵的模式。他把企業想要的經營結果,強制性推向給員工,使命必達!

員工為了完成任務,每天壓力山大,內心充滿抱怨,如果能完成任務還好,稍微能喘一口氣,但是迎面而來的是,企業給予的更高的目標,更高的壓力,週而復始。

在這種強壓式管理之下,員工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完成工作,而不是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

2、員工之間不是相互合作,而是責任的互相推諉

“不好意思啊,我們部門手頭的KPI還沒搞定呢,實在沒空幫你們”

“不是我不想幫你,實在是我手裡頭也有考核,沒辦法啊”

“我的考核是達到了的,所以出現問題了不是我的原因”

諸如此類的話,從公司角度來看,即使出了問題,也很難找到真正的責任歸屬人

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張勇:KPI並非越細越好

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張勇認為:

KPI的喜好與五大硬傷!

1、KPI喜歡訂高目標,一般用“達成率”做指標。

2、KPI喜歡做減法,一些指標的達成率要求是100%,或者極限值。

3、KPI喜歡重考核輕激勵、負激勵大於正激勵。

4、KPI喜歡考核表面價值而忽視真正的業績。請問老闆最想要的是什麼?

5、KPI喜歡與績效工資掛鉤,激勵力度差是KPI的硬傷。

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1、無安全感和有相對安全感

KPI:只要達不到指標(通常是很高的指標),不管是什麼原因,就扣錢。

KSF:指標以過去一年的平均值為基點,達到了基點,就不扣錢,不獎錢(做到平均值不難吧?)

2、無激勵性和高激勵性

KPI: 只要達到指標(高),員工就可以拿到應得的,注意,是應得的,沒有獎勵。超出再多,也不會超過預算。

KSF:只要到達了基點(合理),就可以達到應得的,超出了平均值,就獎錢。員工超得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越好的結果,企業從他創造的結果分一些獎勵給他,不吃虧吧?

3、壓力驅動和利益壓力雙向驅動

KPI:壓力驅動,做不到就扣錢,這是公司逼著我去做,能做就做,做不了就走。

KSF:做好了就獎錢,做的越多獎得越多,上不封頂,有這種好事,我為什麼不努力?(這種激勵機制下,不努力的員工還能要嗎?)

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舉個例子:

一個生產經理,如果按照傳統的薪酬模式,可能是固定工資+績效工資。

他的收入變化幅度不大,所以他只需要保證自己的工作不出什麼問題就行了。而與其工作有關的費用率,成本,員工流失率,利潤率,這些他不會去管,因為對他沒有太大的影響。但事實上,這些都是制約公司發展的關鍵。

沒有KPI搞不垮的企業?張勇: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用KSF取代KPI?

那現在,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在原有平衡點上:

  1.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6. ··········

KSF幫助企業和員工實現了以下轉變:

  1. 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多的加薪
  2. 員工獲得的加薪都是建立在為企業做出貢獻的基礎上,因為不會增加企業成本,反而幫助企業增加利潤
  3. 員工為自己而幹,工作積極性大大增強
  4. 員工能在企業賺到比別的地方更多的錢,他自然就不願意走

不僅如此,對企業來說,

  • 員工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企業的人效自然也隨之提高
  • 浪費減少,成本下降,利潤提升
  • 在機制的作用下,老闆不用再想方設法預防人才的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