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桶”贵了吗?国内国际油价反差大的四大因素

真的是“桶”贵了吗?国内国际油价反差大的四大因素

从5月28日开始,国际油价快速下挫,布伦特原油交易下跌1.41%至每桶75.29美元,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下跌2.05%至每桶66.49美元。

在国际油价下跌之前,国内油价却刚刚上调。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8年5月2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提高260元和250元。最新一次价格的上调幅度为2018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最大涨幅。截至目前,国内汽、柴油价格2018年已累计每吨分别提高720元、700元,整体呈现涨多跌少的格局。

具体油价来看,根据中国成品油价格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的93号(92号)汽油价格均价在6.7-7.92元之间,97号(95号)汽油价格均价在7.1-8.38元之间。也就是说,国内油价以93号汽油价格为标准,很快将进入7元时代。

在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段子,2008年3月20日的时候,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的时候,国内汽油均价以93号汽油计算6.3元/升,十年后的2018年5月26日,国际原油每桶价格75.29美元,国内汽油的均价却到了7.4元/升,国际油价十年下跌了48.7%,但是国内油价却上涨了17.5%。

真的是“桶”贵了吗?国内国际油价反差大的四大因素

网友调侃,可能是桶贵了。

美国的汽油价格均价也就在4.7元/升左右,那么为啥中国油价会高那么多呢?有以下因素:

其一,油品升级

2008年,私家车喝的还是国三标准车用汽油,十年后的今天则是国五标准车用汽油,包括京津冀在内的 “2+26”城市更是提前升级到国六标准。油品升级,价格自然上升。根据市场机构卓创资讯的统计数据,车用汽、柴油国三升级至国四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290元和370元;从国四升级至国五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170元和160元。也即:汽油共加价460元/吨,折合92号升价为0.36元。

其二,国内汽油提炼水平

并不是所有的国际原油都可以被提炼成汽柴油。其实我们要关注一个问题,这就是国际油价它的标的是国际原油价格,原油是什么是提炼汽油的原材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油,在石油的提炼与精炼过程中,汽油是其提炼的一种衍生产品,根据市场上公开数据显示,国内的汽油提炼水平的成品油率在60%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左右,所以在石油提炼的过程中,这种损耗是相比于国际平均水平高不少的。

其三,成品油消费税

成品油消费税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成品油时交纳的税费,在生产、委托加工、进口等起始环节由炼厂等主营单位缴纳,征收对象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等7个子目,归属中央税种。三次上调后,汽油消费税为1.52元/升,维持至今。除了消费税外,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成品油时还需要支付增值税、城建税等。粗略估计,流通环节的税负成本在整个成品油价格中占四成左右。

真的是“桶”贵了吗?国内国际油价反差大的四大因素

其四,价格调节手段

以市场手段进行调节无疑就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了,所以以税费的方式进行价格手段调节,对于推动减少汽车使用,减少能源消耗是非常有利的。汽车尾气是近些年来中国雾霾天气等空气污染产生的重要原因,纯粹的化石能源消耗几乎难以避免产生空气污染,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在短时间内也难以降到和汽油车成本接近的水平,那么为了进一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空气的污染,通过提升汽油价格,让使用汽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形成明显的价格差,将会对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据测算,截至5月31日第四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72.78美元/桶,变化率-3.68%,对应汽柴油价格下调约140元/吨。本轮调价窗口为6月8日24时。后期原油或将延续弱势运行,本轮零售价下调概率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