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什麼境界?

霍大勝

完整的話出自《論語·學而篇》,全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不能割裂開來去理解,而是要作為一個整體去領悟其精神實質,孔子通過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陳詞”為弟子們釋疑解惑,春風化雨般苦口婆心循循善誘,體現了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在這段話中孔子隱聖同凡現身說法,其目的在於勸人勤學,步步為營步步進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至聖境界。

對這種境界的理解雖眾說紛紜但大致最終還是殊途同歸、萬法歸宗。簡而言之有這樣兩層意思:

一是大道至簡。

這種境界說到底,就是一個完人的境界,“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是指順從自己內心去做想做的事情,這樣由內而外的行為不用多想就自然而然符合法度。大道至簡,簡單的說就是指個人內心修煉已至化境,對“天命”的理解已“內化於心”,故一切所思所想所為都是這種精神“外化於行”的自然流露,順從自身內心和順從外界自然是合為一體不分彼此,到這一層境界的人,明心見性,其心純淨無瑕,不受外物所汙,不受外界所惑,唯此方可得“大自在”,與佛家所云的“方證菩提”意思相近。

二是學而致之。

這種境界的到達的“路線圖”孔子說的也很明確,不是到了七十歲就無師自通自然“如神附體”,而是一步一步的積累和修煉才可以達到的,聖人如此,凡夫切不可曲解此意。所謂的“大自在”並非是無所顧忌的為所欲為,否則結果只能是“自由早晚亂餘生”。其路徑是並非是“生而知之”,而是經過“學而知之”再到“學而致之”,勤學是唯一的途經,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勤力奮進,從“道法自然、師法造化”入手,不斷的修正自身的思維和行為“軌跡”,從四十歲之前的“修境”再到五十歲時的“悟境”直至七十歲時才能“證境”。

這種超凡入聖的境界不是虛無的“空中樓閣”,只有不斷的勤修苦練方可“水到渠成”,否則就落入了每每被人詬病的“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的這個俗套,淪落為這樣的“套中人”,與聖人之所言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羅興

不逾矩,是孔子的最高境界。那麼應該怎樣理解這個最高境界呢?

四十能夠“格物”。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抓住事物的本質。

五十“致知”。致知:很細密,細小的知識都掌握了。

六十無慾無求 孔子做為一個學者,對什麼追求是無止境的呢?是學問,學問比生命都重要。這句話說明,他已經真正參透了宇宙奧秘。

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這個矩指的是自然之道,即老天的規矩。(陰陽變化之道)人世間萬事萬物都可以轉化成陰陽的道理來講,來遵守。人世間的陰陽變化之道,一定要符合老天的陰陽變化之道。當孔子面臨問題,處理問題時能符合老天的陰陽變化之道,不犯規。老天的陰陽變化之道是:一年四季的陰陽變化與一天之中白天黑夜陰陽變化,兩種陰陽變化相交所形成的軌跡。就是自然之道。(孔子十分懂《易經》中《十翼》就是孔子寫的)

遵守這種自然之道的結果是,能讓萬物茂盛的生長,人類社會趨於完美。

《論語》中有一個對抓鳥,釣魚的描寫。7·27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譯文】 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這種做法就像獅子抓羚羊一樣,都是老弱病殘被吃掉。健壯的留下,這樣獅子與羚羊都能良性循環的發展。孔子那樣的捕鳥,釣魚的方式才不會破壞大自然,是符合自然之道。這是人從大自然中其中一種索取之道。不破壞陰陽平衡。

《論語》中孔子對人做事的一個警告。這個警告符合陰陽變化之道。(自然之道)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思:年少之時,血氣還未成熟,應該力戒色和欲(即性行為)。壯年時期,血氣方剛,應該力戒爭鬥(鬥容易出事)。年老之時,血氣已衰,應該力戒貪得。(貪慾多傷身厲害)

《校外講堂》希望成為一個社會大學堂

歡迎大家關注留言寫評論,共同學習共同交流


校外講堂

我呢,目前四十幾歲,尚且不敢自稱不惑,所以對於“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所做的言論,只能算是猜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覺得聖人說的這段話有多麼高深,並且,題目描述裡的這段話有點斷章取義,原話前面還有一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我認為這段話就是聖人對自己人生不同階段的一個總結,同時教導弟子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只此而已,並且,這段話也未必就是深奧到難解的地步。如果我們把這段話簡單的看,其實也就是聖人說自己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就已經有了一點成績,四十歲可以做到不被外物迷惑,五十歲就差不多知道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六十歲已經不會在意別人如何評價或者詆譭自己,七十歲對於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已經瞭然於胸,可以隨心所欲,不覺得困難了。



聖人說的這段話,只是經驗豐富,閱歷過人的人生階段而已。何必鑽牛角尖去想什麼境界?也許當年聖人就是跟弟子閒聊,說說自己的人生感悟,發點感慨,後輩兒孫就覺得聖人是在說什麼了不得的經意,算了吧,聖人也挺辛苦的,洗洗睡吧。


燕國術士虎胤空

孔子作為當時的成功人士,他的言行代表了整個封建社會的上層的言行。也為這些上層人士所學習。


他提出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孔子在四處遊學,周遊列國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後,而對當時人們的一個總結。

這幾條的解釋應該是環環相扣的,在當時的生活條件下,七十歲就是高壽了。

三十而立,指的是三十歲是一個人生分水嶺。到了這個歲數,人就應該有立身之本。目標就已經確立了。

四十不惑,到了四十,人就不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疑惑,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習慣,性格,為人處世之道了。

五十而知天命,在當時社會形式下,人們普遍相信命運。到了五十歲不管混的好壞,就要相信這是命運的安排,今生的命運是前世的報應。不要怨天尤人了。

六十耳順,到了六十歲要對別人說的話自動過濾。多聽順耳的話,不順耳的話別往心裡記,不要給自己添堵。

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了,已經是高齡了。儘量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要不超出規矩,保持身心愉悅。


用戶2454906646148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一生堅持“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以上古聖王以及西周的文王、武王為榜樣。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說的是孔子到了七十歲,已經獲得完全的生命自由,這種自由不是說沒有規矩,而是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不違背規矩。亦或是,孔子已經達道,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皆在道中。所以能夠從心所欲,不逾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