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資是系統工程 自我進化能力很重要

去年以來,國內量化私募整體表現不佳,今年市場環境更加嚴苛,大部分私募業績進一步下滑。不過,少數私募憑藉出色投研能力和精準定位,在動盪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思勰投資就是其中之一。

量化投資是系統工程 自我進化能力很重要

量化投資是系統工程

“量化投資更看重團隊,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策略、IT、數據環節的互相配合。”作為80後,吳家麒對量化投資有深刻的認識。

基於這樣的認識,思勰投資在成立之初就擁有了專業的團隊。“公司合夥人、投研總監陳磐穎擁有9年量化從業經驗,回國前任職於德邵基金(DE Shaw)期貨量化交易部。還有兩位合夥人也都是海歸,首席技術官來自海外高頻對沖基金。我本人在國內券商、數據公司都有工作過,因此團隊能非常快融入國內市場。”吳家麒說。

在他看來,思勰等於是用高維的方法論和IT去和國內低頻策略競爭,業績肯定會好一些。

據介紹,思勰投資是一家純量化公司,目前以日內中高頻CTA策略為主,管理資產規模10億元以上。“通常來說,CTA策略交易頻率越高、收益穩定性越好,但交易頻率高,資金管理規模往往會就越小。和我們類似交易頻率的機構,他們的策略容量只有2億到3億,而我們能做到10個億,這就是我們的特色。”吳家麒表示。

量化策略對數理統計和編程能力要求很高,但吳家麒認為更為關鍵的還有自我進化能力。“量化需要不斷更新策略,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市場風格,而需要調整策略去適應市場。2015年前後國內量化市場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股指期貨交易有一些限制。如果團隊有自我進化能力,慢慢適應了市場,就能夠做出好的策略,但國內有許多團隊消失了。”他說。

CTA今年會有不錯機會

談及今年量化投資領域,吳家麒認為,今年CTA策略還會有比較好的機會。

“國內量化策略分為幾類,和股票市場相關的有市場中性策略、指數增強類策略,第二塊是CTA策略。我覺得,今年中性策略表現可能會不錯,今年股指貼水小了很多,股票分化情況也比去年好一些。指數增強可能不會那麼強。”吳家麒說。

至於CTA策略,今年比較特殊,中高頻和中長週期哪一類策略表現會更好還很難確定。“絕大多數年份中短週期策略會表現更好,但今年有一些特殊情況,整個商品市場不確定性高——貿易戰等政策因素帶來了不確定性。不過,CTA策略往往是在小部分時間賺大錢,今年可能還會有一到兩次比較好的機會。”他進一步分析。

另據介紹,思勰投資今年推出了中長週期CTA策略產品,產品可以做到每日開放、沒有封閉期。用吳家麒的話來說,希望把這隻產品做成機構客戶大類資產靈活配置的工具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