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司马懿都破解不了的谜题:兴于琅琊王,终于琅琊王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一个王朝兴于什么就会终于什么,比如汉朝,刘邦从秦朝的子婴处夺得了江山,王莽亦从西汉的子婴处夺得了江山,且两位子婴都得到了宽宥,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

本文也从这样的事件说起,为大家展现晋朝的兴起与覆灭,都是与“琅琊王”有关的,读者请扶好眼镜,不要太过惊讶,竟有这等巧合。

秦始皇、司马懿都破解不了的谜题:兴于琅琊王,终于琅琊王

三国初期流传的一句话是“三马食槽”,当时的曹操疯狂的屠杀了马腾一家,可惜最后这个装满果实的“槽”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给吃了。等到司马懿父子掌权后,又流传出“牛继马后”这样的话,司马懿也红了眼睛,把有嫌疑的姓牛的全部杀掉。当然这也阻止不了“天意”,最后东晋的司马睿继承皇位延续帝祚,据说他就是母亲(司马觐的王妃夏侯光姬)跟一个姓牛的小吏的私生子,可见上天的安排谁都改变不得。

秦始皇、司马懿都破解不了的谜题:兴于琅琊王,终于琅琊王

早在秦始皇做皇帝的时候,就有善于望气的人跟他说:“五百年之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秦始皇就到那里去巡游,想压倒天子气息,又把地名改为秣陵,把整个北山都给削平了来断绝这个天子气,可惜不仅这个天子气没断,连刘邦的天子气都没能断,秦始皇刚一咽气,秦朝也就紧跟着结束了。四百多年后,孙权在东吴称帝,自己感觉应该是当时望气者所说的天子了,但是有人说从秦始皇到您这才四百三十七年,时间还不到啊。这个事情就样悬了起来。

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统治前期,天下还没有统一,服务晋武帝的术士们天天研究天象,又看出东莞有帝王气息,当时东莞的镇守者是司马炎的叔叔司马伷,于是司马炎就把他给迁移到琅琊郡,封为琅琊王。就在几年后灭吴之战中,琅琊王司马伷也在前线,并且亲手接受了吴主孙皓的印绶,吴国遂亡,大晋一统天下。所以说司马懿家族是“兴于琅琊王”。

晋武帝驾崩没多久,天下大乱,司马氏家族为了权力互相攻伐,导致外族趁虚而入,两位皇帝被掳走。此时新的琅琊王司马睿,也就是司马伷的孙子,在琅琊王氏的扶持下,南渡称帝,延续晋祚,

这时距离秦始皇预测天子气的时间是五百二十六年,正好应了那个说法,也应了东莞帝王气的说法。

秦始皇、司马懿都破解不了的谜题:兴于琅琊王,终于琅琊王

而后新的皇帝司马睿把琅琊王的称号给了他的儿子司马裒,司马裒没多久就去世了,又把这个称号给另一个儿子司马焕,竟然当天就死了。再之后就把他的小儿子司马昱封为琅琊王,终于,司马昱没有再跟随二位哥哥而去,因为他是要做皇帝的。司马昱后来被移封为会稽王,司马睿的孙子晋成帝,把琅琊王的封号给了弟弟司马岳。等他早早离世之后,琅琊王司马岳继承皇位,是为晋康帝;他封成帝的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司马丕为琅琊王,这是后来的晋哀帝;哀帝继位后封弟弟司马奕为琅琊王,这是后来的晋废帝;晋废帝做皇帝的时候,又把司马昱找回来做琅琊国的继承人,终于,在他被废之后,琅琊王司马昱成了皇帝。司马昱是废帝司马奕的叔祖,可见琅琊王们就是做皇帝的命,辈分都不重要了。

再之后的琅琊王是司马德文,他就是晋恭帝,司马德文做了皇帝后,废黜了琅琊王的爵位,琅琊国不复存在,而他也在做了两年皇帝后下台,继而被刘裕杀掉,一个崭新的王朝:刘宋诞生了,这正是所谓的“终于琅琊王”。

秦始皇、司马懿都破解不了的谜题:兴于琅琊王,终于琅琊王

以上司马氏家族做过琅琊王的一共有六位,每一位最后都做了皇帝,其中司马昱最为传奇,多次改变封地,不过最后还是在琅琊王的位置上走向了帝位。除了琅琊王的爵位之外,司马睿也是在琅琊王氏的支持下才建立的东晋,如果没有琅琊王氏,也就没有琅琊王司马睿的帝位。可见晋王朝跟“琅琊王”的关系真是非同一般,兴于斯,终于斯,岂非冥冥之中的天意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