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玩出頸椎病,中醫治療效果更佳?你知道為什麼嗎?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低頭”一族。

手機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不管是在上班、吃飯、開會、甚至是上廁所都是手機不離手,低著頭玩手機是一個隨處可見的現象。

孰不知你可能正被現代社會中多發的以及越來越年輕化的頸椎病所盯上

玩手機玩出頸椎病,中醫治療效果更佳?你知道為什麼嗎?

頸椎病一般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以及混合型。

現代醫學認為頸椎病主要是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頸椎間盤突出、韌帶肥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的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徵。

好發於40—60歲人群,以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車輛駕駛人員、長期頸部姿勢不良人群多發。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複雜,主要表現為頸背部疼痛和發僵,還可伴有肩部、肩胛內側緣或胸背部疼痛,頸部活動、咳嗽、噴嚏及深度呼吸時可使疼痛加重,上肢的放射痛和(或)麻木

有的還可出現頸部活動時的彈響感,自感上肢沉重、無力,有時候持物墜落,以及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昏、噁心、嘔吐、視物模糊、心悸、吞嚥困難等。

玩手機玩出頸椎病,中醫治療效果更佳?你知道為什麼嗎?

中醫古籍中多將該病歸屬於“痺”、“項強”、“頸項痛”等範疇。《證治準繩》曰:“頸痛頭暈非是風邪,即是氣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由挫閃及久坐而致頸項不可轉移者,皆由腎氣不能生肝,肝虛無以養筋,故機關不利。”

《外科證治全書》曰:“頸項強急,轉移不便,乃膀胱經感風寒溼氣所致,或閃促亦令項強”, 《張氏醫通》曰“有腎氣不循故道,氣逆夾脊而上,至頭肩痛。或觀書對弈久坐而致脊背痛”。

綜上可知,中醫認為此病多因外感風寒溼等邪氣,內有肝虛瘀阻,亦或外傷勞損、頸部姿勢不當造成該病。“低頭”是造成該病發病率逐年上升以及年輕化的重要原因。

頸椎病一般可通過詢問病史及相關體格檢查,輔以影像學檢查結果確診。

玩手機玩出頸椎病,中醫治療效果更佳?你知道為什麼嗎?

生活中避免或糾正不良姿勢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手段,適度的體育鍛煉及功能訓練,如中醫特有的健身養身操“八段錦”等對預防該病具有積極作用。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權威、有趣、實用、及時的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