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致10名孩子死亡”的荔枝病,其实并不是中毒医生讲出真相

不少市民、特别是孩子妈纷纷转发,直呼“太可怕”!

文中提到,最近广州有个病例,一个7岁的小孩空腹吃了太多的荔枝后出现昏迷,诊断为荔枝病,所幸抢救及时,顺利脱险。

文中以医生身份说,这个孩子能“死里逃生”是幸运的,但不幸的事情已发生多起,需引起家长的警惕。

关于荔枝病,也并非仅有此论文,1992年8月28日,《食用儿科临床杂志》曾刊登《小儿荔枝的诊断及防治的探索》;

1:荔枝病到底是什么?

“吃荔枝致10名孩子死亡”的荔枝病,其实并不是中毒医生讲出真相

荔枝中除了含有80%的水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果糖、蛋白质、果胶等物质,其中会转化成葡萄糖成分的碳水化合物成分,每100g中就有16.6g。

人体中维持血糖水平主要依靠葡萄糖,日常进食后,果糖在人体内的各种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

人们在空腹时,本身血糖就处于较低水平,此时大量进食荔枝,在短时间内,果糖转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给肝脏传递错误的信号。

因此,人就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例如说恶心、乏力,甚至高热、抽搐、昏迷等。

“大脑也是依靠葡萄糖来供能,血糖降低后,大脑的供能不足,导致脑脊液发生变化,产生脑水肿。”李心仪说,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为何儿童容易发病呢?

李心仪说,成人也可能会发生荔枝病,只是成人的血糖平衡能力更好一些,老人和孩子的平衡能力差,加上孩子的病情发展快,出现症状也比较快。

同时,荔枝上市的季节正好是在初夏,与胃肠炎、热伤风、病毒性脑膜炎等高发时节重合,许多家长没有荔枝会引发低血糖的意识,在孩子出现症状后未能及时就医或告知医生空腹食用荔枝,容易引起误诊。

“如果出现荔枝病轻度的症状,及时补充葡萄糖溶液,是可以缓解症状的。”李心仪说,还是建议家长尽快将孩子送医。

3:该如何正确食用荔枝?

查询医学期刊发现,荔枝病多发于福建、广西、广东等荔枝产地,成都是否也有荔枝病?

李心仪介绍说,食用荔枝等高糖分水果,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切忌空腹食用。孩子和老人,每次不超过5颗,成人每天的食用量也不要超过300克。

4:荔枝怎么挑选

一看颜色

不管多么新鲜的荔枝,都不是全部鲜艳的红色,而是略微带有一些杂色。

新鲜荔枝的表皮有的红中带绿,有的红中带白,也有的浅红中带暗红,这是很正常的,这样一般都比较新鲜。

二捏手感

选购荔枝时,可以用手轻轻地按捏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弹性。一般的,如果稍微有些软,但不失弹性的,应该是比较成熟的荔枝。

如果摸起来又软又没有弹性,那么该荔枝已经熟透了,或者是烂了。所以,在挑选荔枝的时候,尽量要选择那些稍硬一些,有弹性的。

三闻气味

挑选荔枝的时候,要闻起来有清香味的。新鲜的荔枝都有一股清香的味道,一旦有酒味或是酸味等异常的味道,说明荔枝可能已经变质了。而闻不出来味道的,可能是还未成熟的。

四看果肉

挑选荔枝,当然还可以剥开荔枝,看果肉是否晶莹剔透,是晶莹剔透,那就是比较新鲜的,不是,可能就有点变质了。

五看果皮鳞片

挑荔枝的时候,还看果皮上面的龟裂片,就是我们所说的鳞片。

龟裂片细小而紧密,这种荔枝还没有达到成熟期,龟裂片相对较大并且规则,这种荔枝的口感可能会较好。要检查荔枝的果皮有没发霉发黑的痕迹,有的话要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