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凉”了,2018年的市场是寒冬还是旺季?

曾经风光一时的可穿戴,被预言将超越智能手机,引领下一代智能硬件发展潮流,如今逐渐在市场的动静波澜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可穿戴厂商爆出了退出市场的消息,2017年更是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而据相关调研机构分析,未来智能音箱产品有望爆发,将大有替代可穿戴产品的趋势,相关分析师更是减少了对未来可穿戴设备行业的期望,给出了增长乏力的展望预期。

智能手表“凉”了,2018年的市场是寒冬还是旺季?

纵观可穿戴类产品,其中关注最多的还属智能手表。如果将2012年pebble发布墨水屏智能手表当作是智能手表的元年,2014年Android Wear和Apple Watch相继发布当成是智能手表的真正爆发的话,智能手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陪我们度过了5年。得益于2017年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3的发布,凭借亮眼的出货量,在去年第三季度打败曾经位居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榜首的小米,重回冠军位置。而谷歌在去年2月份推出的Android Wear 2.0带来更多的惊喜,让其对抗Apple Watch更是有了底气。而随着Android Wear 2.0的发布,越来越多的手表品牌加入了阵营,包括摩凡陀、迪赛、万宝龙、路易威登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产品。

在Android Wear和Apple Watch相继在市场上掀起波澜后,接下来并没有发展到厂商所希望的看到的,逐渐形成人手一只智能手表的态势。相反,和厂商希望比肩的,功能齐全,已经融入到大众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手表在让人惊喜之余,更多暴露出使用上的不足。而在严峻的市场情况中,2017年度智能手表新品的推出情况也相应放慢了脚步,整个市场呈现出凉凉的状态。唯一还活得比较滋润的,是向来以生态圈搭建闻名的苹果Apple Watch。

智能手表“凉”了,2018年的市场是寒冬还是旺季?

智能手表的逐渐唱衰,根源还是太过依赖智能手机,加上功能单一,续航又是硬伤,对于用户的需求还存在很多无法满足的空间。可穿戴设备近期的市场低迷、创新乏力,也许需要设计者回归初心,从根源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只停留在“可以穿戴”,而非“想要穿戴”。想要改变现状,必须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并勇于利用最新技术改造提升产品。其中医疗健康是目前很好的一个发展方向,包括运动健身等,给用户打造一种“穿带上更健康”的理念,往更多人性化体验方向努力,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愿意为之买单,引发可穿戴产品新一轮的需求增长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