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为什么流行铜炉!

明代铜炉是明代铜制品中的重要一类,尤其是以宫廷御匠的设计监造,精心冶炼的铜材,其造型古朴典雅,色泽晶莹温润,实为明代工艺之精品,深受后世收藏爱好者的钟爱。炉在当时主要是作为焚香功用的器物。

明代为什么流行铜炉!

焚香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香炉用途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用来将衣服薰香,是香水、香料的代替物。到清代乾隆时期,西洋香料传入,这种风气才渐渐消失。第二,是用做书房陈设之器。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习字的书房内焚香,所以古人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第三,用来供祭神佛。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以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他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质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铜香炉的制作达到了巅峰阶段。明代为什么流行铜炉!

明代是一个道教发展的时期,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後,制定以儒教为主、 三教并用的政策。他运用道教来证明其君权神授,并对正一道优礼扶持。明成祖朱棣继续尊 崇正一道,尤其崇奉真武神,大建武当山宫观,使武当道教兴旺起来。明代皇帝中 最为崇道的当数世宗,可与唐玄宗、宋徽宗媲美。他喜爱道教斋醮 ,尤爱建醮时所 奏的青词,甚至以此提拔官员,出现所谓青词宰相,如有名的奸相严嵩即以青词起家,终 至进入内阁。世宗又宠信道士,对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优礼有加,封为真人,领道教 事。对邵元节推荐的道士陶仲文更授以「 神 霄 保 国 宣 教 高 士 」,领道教事,并特 授少保、礼部尚书,加少傅,尊之为师。世宗还迷信道教方药和各种方术,希望以此求长 生,并对进方药方术者封官赏赐。继世宗之後的穆宗,对道教予以抑制,革去正一真人名 号,夺其印,改为上清观提点。到神宗时,又恢复正一真人名号,道教又从新兴起。明代为什么流行铜炉!

神宗万历皇帝的一生,前期亲政时期也可谓是尽职尽责,但到了后期,他又回到了醉梦之乡,沉醉于纸醉金迷,修道炼丹之中。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来,皇帝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那种对权力的欲望与痴迷,使众多皇帝期望长生不老,神宗万历皇帝也不例外。因为道教讲究道术,道术中的外丹,就是指用丹炉或鼎炼制多种矿物,制作人服用后能够长生不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