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和黛玉有渊源,胜过晴雯,曹公将二人放在一个回目做同一件事

小红在红楼梦中是个二等丫头,或许还算不上,出场不多但是故事情节却很清晰明了,按理说没什么可推敲的。唯独她这个名字让很多读者百思不得其解,书中说的很清楚小红原名叫林红玉,因冲了林黛玉的玉字,便改为林小红。

小红和黛玉有渊源,胜过晴雯,曹公将二人放在一个回目做同一件事

曹公将贾府的大管家林之孝之女先取名林红玉,后又改名为何?别说曹雪芹是大文豪,即使普通的作家写小说时也不会行此多余之笔,定是作者有意引导我们通过名字将黛玉和小红联系在一起来读。小红最经典的桥段,就是遗帕惹相思一节了,无故的竟然把手帕掉了,有红学家说小红见到贾芸时故意丢下的,也有说是无意的,书中没有交代,但不管怎么说小红利用手帕这个媒介,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勇敢的卖出了一步,并收获到了自己的爱情。

小红和黛玉有渊源,胜过晴雯,曹公将二人放在一个回目做同一件事

可巧的是宝玉和黛玉之间也是因为手帕而且是两块旧手帕,尽释前嫌,二人的感情从此更加的牢固。那篇的回目就是情中情因情感妹妹,可以看出手帕在二人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都知道“晴有林风,袭为钗副”。晴雯和黛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都是推测,红学家根据性格分析出来的,毕竟晴雯始终也没有领会到这两块旧帕是何意,相比之下,小红的情商就要高出很多了,不仅知道手帕在男女之间的特殊用途,而且还让手帕实现了她该有的价值。

小红和黛玉有渊源,胜过晴雯,曹公将二人放在一个回目做同一件事

再来说林黛玉前身本是绛珠草一棵,在赤霞宫神英侍者的甘露灌溉之下,修炼成绛珠仙子,后追随神英侍者下凡,要用一生所有的眼泪报答他的灌溉之恩。可各位知道绛珠草的“绛珠”二字何意?“绛”字本意为大红色,《释名》,“绛,工也,然之难得色,以得色为工”,大红难染,染成者即为巧工。既然作者让小红和黛玉名字相同,传情的信物也一样自然有他的用意。

小红和黛玉有渊源,胜过晴雯,曹公将二人放在一个回目做同一件事

如果说这些也是巧合,那我们再来谈一件事情,绝对是曹公有意而为之。书中二十六回开篇这样提到,小红看到贾芸在园子里:那红玉见贾芸手里拿的手帕子,倒像是自己从前掉的,待要问他,又不好问的,然后佳慧就出现了,佳蕙道:“你这一程子心里到底觉的怎么样?依我说,你竟家去住两日,请一个大夫来瞧瞧,吃两剂药就好了。”红玉道:“那里的话,好好的,家去作什么!”佳蕙道:“我想起来了,林姑娘生的弱,时常他吃药,你就和他要些来吃,也是一样。”红玉道:“胡说!药也是混吃的。”佳蕙道:“你这也不是个长法儿,又懒吃懒喝的,终久怎么样?”红玉道:“怕什么,还不如早些儿死了倒干净!”佳蕙道:“好好的,怎么说这些话?”红玉道:“你那里知道我心里的事!”显然这里作者又通过佳慧之口利用小红的病将读者的思路再次引向了黛玉,红玉本没有病,只是害了“相思病”而已。

小红和黛玉有渊源,胜过晴雯,曹公将二人放在一个回目做同一件事

大家可注意到过,小红的病和黛玉基本一致,黛玉也是经常的一个人发呆,身子也总是懒懒的。再看小红犯相思病的二十六回,回目是什么?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也就是说同一回目前面写完小红,后面就写到黛玉,境况是如此的相似。说宝玉到了潇湘馆在外面还没进去就听到黛玉的声音,书中描述宝玉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天哪,黛玉和小红一样,犯了一样的“病”。

小红和黛玉有渊源,胜过晴雯,曹公将二人放在一个回目做同一件事

到此,读者应该也明白了,小红和贾芸即是黛玉和宝玉的现实版本,黛玉和宝玉论才学,身份地位都比小红贾芸高出很多,但是他们太理想主义了,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脱离了现实,曹雪芹将小红和黛玉放在一起叙述,也是让读者明白,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生活现实包括爱情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都要努力争取,如果宝玉黛玉再勇敢一点,或许会像小红和贾芸一样很幸福的,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