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晚上一年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描寫過一個夢幻般美麗的場景,每次想到那個場景,都會覺得溫暖。

她寫一個大概只有5歲的小孩兒,用一根草繩綁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繩又長,小小的人兒又偏偏想打個蝴蝶結,手指繞來繞去,這個結還是打不起來。

為什麼說晚上一年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旁邊,男孩的祖母不停地罵他慢,龍應臺說:“不要緊,阿婆,讓伊慢慢來。”

龍應臺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兒;是的,我願意登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人們普遍認為,學習開始的越早越好,也有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把“能否學到更多的算術、拼音”作為評價幼兒園好壞的標準。我對此,並不認同。

讓4歲的孩子就開始學習算術,識字,整天忙著上課、排隊、坐好、站立和聽講,孩子“愛玩愛動”的天性就得不到滿足,這會為他日後的學習帶來諸多隱患,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認知能力弱等問題。

我家老大三歲就上了幼兒園,6歲上了一年級。他上一年級的時候年齡不夠,我們為了讓他早上一年,竟然還為此找了關係。但是由於當時我們本身的覺悟不夠,不明白早上學,會有哪些弊端。

等我們意識到的時候,我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糾正當初的決策失誤。

因為兒子年齡比別人小1歲,上幼兒園的時候,自理能力就比大孩子差一些,有人覺得差幾個月關係不大,但孩子年齡越小這種差異就越明顯。

讓他早上學一年,承受了與他的年齡不相稱的壓力,違背了孩子成長的發展規律,學習難度超出了他理解能力範疇,一年級時,別人能讀懂數學應用題的時候,他讀不懂。

另外,還有自控力差,注意力差等諸多問題出現。

過早地讓他上學,使他在不該受到約束的年齡受到了過多的約束,一個從3歲就開始被要求讀書、算術、寫字的孩子,他通過什麼方式探索這個世界?在哪裡積極創造屬於自己的想象王國?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而童年的時間卻越來越短。我們小時候,都可以無拘無束地玩到7歲才上幼兒園,8歲正式上一年級。

而現在的孩子,過早地入學,匆匆忙忙地成長。即便這樣,家長還不滿足,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

一旦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孩子就被貼上了各種標籤——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

在孩子只有5歲的時候,他應該做5歲應該做的事情,他不可能不愛動,不可能注意力集中,更不可能學習認真。你要求5歲,甚至更小年齡的孩子在教室裡做好,保持安靜,其實是在扼殺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5歲,是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高峰期,他不應該在這個階段,過早地接受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學前教育。他應該擁有足夠多自由的時間和足夠大的場地,在不受任何約束的情況下,無憂無慮地去玩耍,去遊戲。

有研究表明,從學術氛圍濃厚的幼兒園出來的孩子,成年後有一半會面臨著情緒障礙。而那些從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只有6%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為什麼說晚上一年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我曾經在網絡、書上,看到過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的一些理論,他認為,男孩更不宜早於6歲入學。他認為,男孩的發育遲於女孩,5歲男孩的語言能力相當於3歲半的女孩,提早入學容易造成他們聽不懂老師講課,在課堂上也坐不住。

據介紹,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家長送給男孩“最好的禮物”,就是晚一年上學。

孫老師還從醫學的角度、心智發育、個性發展等方面,解釋了孩子為什麼晚上學一年比較好。

他的觀點是,5歲的孩子和6歲孩子相比,心智發育的差距很大。如果這個時候讓孩子上學,意味著孩子一輩子永遠和比他(她)大的人競爭。即使孩子在小學期間能夠跟上同齡孩子的文化課學習,但其他方面的不足,會對孩子未來步入社會形成障礙。

早讓孩子上學,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極大的壓力,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孩子可能會永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種自卑感會影響孩子一生。

為什麼說晚上一年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很多家長擔心晚上學,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關於這個問題,童話作家鄭淵潔的觀點是這樣的——

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例如百米賽。如果是馬拉松那樣的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相反,馬拉松比賽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往往由於沒有保存體力,致使起個大早,趕了晚集。

至於學習,工作,孩子將來有一輩子的時間呢。晚一年又如何?

教育也是一樣,讓一切發生在應該發生的時間,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才能為未來的身心健康打下基礎。孩子就像一粒種子,撒在地裡,你得給他足夠的時間,耐心地等待他慢慢地發芽、生長、結果。

人生是長跑,請讓孩子慢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