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坦克“領銜”的重裝機械化部隊,今後還有價值嗎?

進入信息化戰爭的時代,各種以往只出現在科幻作品中的武器層出不窮。這讓人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如今世界上可以堪稱“坦克殺手”的武器這麼多,由坦克領銜的大型機械化部隊今後還有存在價值嗎?​

由坦克“領銜”的重裝機械化部隊,今後還有價值嗎?

坦克列隊行進

比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年代,現如今的地面作戰反裝甲手段確實很豐富。特別是在反坦克導彈實現了便攜化智能化後,無論是樹梢上的直升機,還是缺乏身管反坦克武器的步兵,似乎都能有辦法對坦克“出手即殺”。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以坦克“領銜”的重裝機械化部隊已經失去了價值。

回到坦克發明之初,其目的在於突破配有機槍的陣地。而由坦克擔任前鋒的裝甲集群,則主要用於突破比起一戰戰場更寬正面,更遠縱深的作戰地域。時代變了,坦克變得更重,機械化部隊的火力和防禦也隨著油耗和價格的上升而不斷變強。但截止到冷戰結束,機械化部隊的“看家本領”,還是攻堅能力。

機械化部隊比起輕步兵部隊擁有更強攻堅能力的原因,說到底是因為機械化部隊在道路條件合適時“跑得更快”,“投射火力更多更強”與“更不易被摧毀”。只要軍事行動需要以“突破與打擊”為實現方式,並且發生在可供機械化部隊展開的地方,機械化部隊便不會失去其價值。

由坦克“領銜”的重裝機械化部隊,今後還有價值嗎?

步兵和步戰車協同發起衝擊

當下能夠“硬殺傷”裝甲車輛的武器,主要還是各類動能穿甲彈和依靠制導技術“長了眼睛”的聚能彈藥。從對抗這些威脅的角度分析,坦克能做的“被動防禦”無非還是增加裝甲厚度、革新裝甲材質和結構這兩條“老路”。在冷戰後期,由於反坦克導彈的迅速發展,坦克與反坦克武器間的對抗演變出了一條新的“線索”,那就是裝甲車輛與反坦克導彈發射平臺之間是在“比速度”。因為以反坦克導彈為代表的制導彈藥大多飛行速度較低,如果它們不能及時摧毀坦克,發射平臺就會被坦克摧毀。所以,沉重的坦克裝甲車們跑得越來越快,反坦克導彈也打得越來越準。這時坦克帶隊的鋼鐵洪流只要不停車,不進入行駛困難的城鎮或複雜地域而減速,反坦克導彈就難以最大限度發揮戰鬥力。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重裝機械化部隊的“剩餘價值”僅僅是它們的攻堅能力。

如今的戰場上還出現了一些可以“軟殺傷”裝甲車輛的武器,比如高能激光可以癱瘓坦克的觀瞄系統,煙霧彈和雷達/通信對抗手段可以干擾制導彈藥的制導過程,信息戰手段可以使坦克部隊“找不到敵人”或者“分不清敵友”。這就使得機械化裝備在“被動防禦”、與“先敵摧毀”之外,還必須通過從信息對抗的維度上維持自身的“能力優勢”。

由坦克“領銜”的重裝機械化部隊,今後還有價值嗎?

坦克集群突擊

而在應對這些威脅時,重型機械化部隊也不是“一觸即潰”。因為機械化平臺載重能力強,自動化程度高,機械化作戰平臺絕對數量少,“鐵馬”們通過信息化改造依舊不難維持相對步兵“更能跑、更結實、更能摧毀”的特性。同時,因為重型機械化裝備能攜帶更多設備,它們的多用途能力,持久作戰性能都是在同等條件下步兵或者輕型機械化平臺難以企及的。

當然了,戰場上沒有永遠的“萬金油”,軍事鬥爭的想定也不能一眾而論。發展帶有適應國家軍事鬥爭形勢的力量體系,才是做好軍事鬥爭準備的正確方式。(兵器)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