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芹菜,竟然藏着半部中国文学史

一根芹菜,竟然藏着半部中国文学史

1、

提到芹菜,除了加点香油凉拌,我们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曹雪芹。

曹雪芹虽然在《红楼梦》里写了那么多奢华的吃食,还给别人起了那么多玉儿、钗儿、黛儿、袭儿、雯儿等高雅艳媚好听的名字。其实,别看这么多靓丽的姑娘和美味,那都是不是曹雪芹所喜欢的,就他个人的情趣来说,他最喜欢的还是芹菜。

这一点,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曹雪芹本来不叫曹雪芹,他家里给他的初始名叫曹沾。这名字一看就充满了赵家富贵的皇家特征:“沾”者,有雨露共霑的意思,寓意着曹家能世代沐浴皇家的恩典。不过,这个愿望可能只是他祖父的一厢情愿,赵家的人可不这么想,文学青年曹雪芹也不这么想。

曹雪芹为了表达对芹菜的喜爱,特意给自己起名为雪芹,似乎这一个名字还不足以表达他对芹菜的钟爱,于是,还给自己弄了个“芹溪”的号。一个还不够,他接着给自己又弄了一个号,也跟芹菜有关,叫“芹圃”。乖乖,喜欢芹菜简直到了强迫症的地步,他这是天天都要凉拌了芹菜吃吗?

那么,他为什这么喜欢芹菜?非要把自己的名字和芹菜永久地捆绑在一起?

一根芹菜,竟然藏着半部中国文学史

2、

这一切都是因为苏东坡!

曹雪芹一生之中最喜欢的诗人有两个,一个是他祖上的本家,就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他为了表达对阮籍的喜爱,所以他也给自己起过一个“梦阮”的名字;另一个他喜欢的就是苏轼苏东坡,我曾经在另一篇文章中说过,从文学的精神气质上,曹雪芹很像是苏东坡的转世化身。

了解东坡肉发展历史的食家都知道,苏东坡虽然创造了名震历史的东坡肉,但这块肉其实并不是他自己所喜欢的,他发明东坡肉的源动力那都是无奈之下,为了给湖北黄州的民众和杭州修堤的河工吃的,他自己倒不见得有多么酷爱,相比之下,他最喜爱的还是芹菜。

且说当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到了黄州做民兵连副连长。其实这个职位就跟现在的保安队或者协警差不多,一手牵着一只黄狗,一手架着一只老鹰,吓唬吓唬街头流氓而已。好在那个时候他不负责拆迁,所以,还比较闲在。显然,苏东坡先生并不喜欢这个角色,于是他就在黄州东郊的河滩开垦了一片庄稼地,假公济私地做起了菜农的营生,东坡的名号就此而来。

一根芹菜,竟然藏着半部中国文学史

除了稻米之外这些主粮,苏东坡都种了些什么蔬菜呢?显然种的最多长势也是最好的便是芹菜,这可以从他的诗里可以看出来。

东坡先生躬耕之余,特意为这十亩荒田写了八首诗并作了序,这八首诗是东坡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更重要的是,这八首诗才真正标志着苏东坡诗风的转变,只是由于赤壁怀古影响太大的原因,大家把它给忽略了,其中的第三首就提到了芹菜: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在这首诗的后面,他还特意注释说: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作之。可见,在当时,四川人特别喜欢用芹菜的嫩芽配着斑鸠的肉丝炒了吃。想必味道一定不错,最起码比东坡肉好吃,不然他也不会念念不忘。

一根芹菜,竟然藏着半部中国文学史

3、

说到四川的芹菜,就不能不说流落到成都的杜甫。

似乎文学大师们在人生不意时都会钟情芹菜,不仅曹雪芹和苏东坡这样,杜甫犹为严重。

杜甫自从三十岁后,一直都生活在国家的边缘地带,要么看着别人豪饮,要么看着朱门的酒肉发臭,要么就是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中流浪,以至于最后自己还因饥饿而死。所以,他基本也没吃过什么好吃的。在他的诗中就多次提到芹菜,譬如在《崔氏东山草堂》这首诗里这样写道: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杜甫在这里说到的芹菜还不是具体的芹菜,而是寓意粗茶淡饭,和曹雪芹自号“芹溪”的意思差不多,都有自谦的寓意,主要还是用来比喻自己清贫的生活。所以,芹菜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充满了象征,后来出现的如芹意、芹敬等,就是把芹菜作微薄之意来讲。它虽然没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藕那么直接,但其意属同出一种心境。

除了这首,杜甫还在另一首诗里也说到芹菜,这棵芹菜就比较具体了。他在《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中说: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这里所说的香芹碧涧羹,就是用芹菜、芝麻、茴香、盐等制成的羹。宋代的林洪在《山家清供》里曾详细说过这道羹的做法:

荻芹取根,赤芹取叶与茎,俱可食。二月三月作羹时采之。洗浄,入汤焯过,取出,以苦酒研芝蔴,入盐少许,与茴香渍之,可作葅。惟瀹(yue 煮的意思)而羹之者,既清而馨,犹碧涧然。

一根芹菜,竟然藏着半部中国文学史

4、

从以上文学家们的描述来看,芹菜这棵菜显然在我国是比较古老的一种菜。

李时珍在经过大量考察后,在《本草纲目》中给它的解读是:楚有蕲州……地多产芹,故蕲字从芹。蕲亦音芹。芹,性冷谓如葵。故《尔雅》谓之葵。

蕲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的一个下辖县,李时珍就出生在这里。这个地方恰恰也是当年苏东坡下放劳动的地方。苏东坡当年之所以在黄冈的东坡种植芹菜,那都是因为本地自古就以栽种芹菜而闻名。

据晋代刘伯庄《地名记》记载:蕲春以水隈多蕲菜,因之得名,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承其说。蕲,一名水芹,蕲春意为蕲菜之春。历史上另称蕲阳、蕲州。

一根芹菜,竟然藏着半部中国文学史

其实,早在《诗经》时期,就已经种植芹菜并将它写进了诗歌中,而且,这一写还不是一首,而是好几首。譬如在《泮水》中这样写:

思乐泮水,言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在《采菽》中也这样写: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注:旂(qi);觱(bi)沸:泉水涌出的样子。

所以,所有历史上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是偶然的,每一次有鸟飞过时,都肯定会留下它的鸣叫。正如每一道菜品走出厨房时,都会在历史的深处留下它的味道。

至于旱芹菜、水芹菜、西芹菜、洋芹菜以及先秦时期所说的葵菜,它们的渊源关系和变迁,我们另文再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