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这么“脆弱”?老师应该如何才能满足家长的预期?

导语:为什么家长这么“脆弱”?老师应该如何才能满足家长的预期?

今天,看到前几天关于将默写古诗的成绩及学生照片传到4年纪的家长群,引发了轩然大波,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原因是有家长因此要老师登门道歉,如若不然则要要上告教育局。老师因此由请假条转为辞职信,信中陈述自己的惶恐,生怕误人子弟,因此要辞职。身在职场的我们,对于老师的遭遇感同身受!

为什么家长这么“脆弱”?老师应该如何才能满足家长的预期?

为什么家长这么“脆弱”?老师应该如何才能满足家长的预期?

为什么家长这么“脆弱”?老师应该如何才能满足家长的预期?

这件事引发了广大社会的关注及众多从事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广泛讨论,立场各有不同。

但是有多少人深思过什么家长会因为一张默写古诗成绩的照片就如此怒怼老师呢?

1.老师的教育权威的丧失

现在很多家长,看过了太多怼老师成功的例子,因此孩子只要受一点点委屈,那么就一定是老师的错,一定要找老师理论出个道道来。而且孩子受委屈,家长似乎觉得自己的面子也跟着受损,因此老师怼孩子,也就是在怼自己,并且怼老师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学校往往是想息事宁人,同场都是处罚老师来了解这类的矛盾。

2.家长脆弱的自尊

老师教书育人,那是天职。而每个班都必然有那么几个不让老师省心的熊孩子,熊孩子往往不怎么愿意学习,也不爱听话,现在因为老师权威的降低而更加张扬。如果老师不管,学生出了什么事,家长也会找老师,如果老师管,家长又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心理又不平衡了。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自己缺乏自信,缺乏对孩子的信心,自己没有能力管好孩子,孩子遇到挫折也不能很好的开解。老师在家长群公布成绩仅仅是想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的状态,让家长安心,但却有家长说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首先这个照片有多少家长会给孩子看?看完有多少人会去伤害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为什么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成绩不好就这么丢人吗?成绩不好将来就没有好的出路吗?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不好丢人,那在家里会对孩子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是老师导致的孩子成绩不好还是自己家庭的原因?为什么不能和老师好好商量解决?为什么要要挟上告教育局?家长到底想要干什么?老师凭什么要上门道歉?家长到底想要把孩子培养成啥样?如果对老师不满意就拉回家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方向培养可不可以?这些问题都值得家长们深思!

3.无法正视不够优秀的孩子

我们都望子成龙,我们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都是网上盛传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现实却是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才是优秀的,而自己家的好像怎么看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难道孩子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够优秀就没有未来了吗?为什么很多家长就那么在乎成绩?

这其实是对孩子未来的焦虑,家长将孩子的未来和学习成绩直接画上了等号,似乎没有好成绩就没有未来。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好成绩仅仅会给我们一个好点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学校里如何成长却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适应能力。很多人在学习书本知识方面可能没有天赋,但是却在动手能力,工作实践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们要学会发掘自家孩子的长处,即使不够优秀,也把他们尽量往优秀的方向指导。失败,挫折在职场中是常事,学会正视失败与挫折才是正确的方法,就像我们在职场中总不能说老板批评我工作做得不好回家找妈妈帮忙把老板给告了吧?

那么老师应该如何满足家长的预期?

说实话,老师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家长的预期,一个班就几十个人,一个老师可能同时要带好几个班,每天的课程,教学任务都是满满的,老师也不可能有精力来悉心单独指导每一个同学。一个人的成长,学习主要还是要看自己,要看家长的监督与言传身教。大多数的熊孩子都是因为带他们的家长的言行,小孩子模仿自家大人,养成的脾性。

但是推荐一个方法,或许略微有用,开学后花一个月左右来了解同学们的具体情况,然后约谈每一位学生的家长,讨论一下孩子的情况及如何和家长配合更好的教孩子。了解家长的需求,自己即将使用的方法,自己能做的就尽量做,做不到的就明说,最后做好备忘录发给家长。那么管理孩子就会有所依据,也可以作为保护自己的一个手段。其他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按照正常的来。

结语:关于这个事,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我们想要老师好好的教我们的孩子,就给他们多一点的教育权限,多一点的教育自由。如果有错,私下和平沟通先,不要动不动就告这告那的,家长如此作为,那么谁还敢来教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无法正视自己,那么将来步入职场谁会正视我们?家长能保护孩子一时,进入职场家长还能很好的保护他们吗?

各位网友,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