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百姓的饮食到底怎么样?

huangrushiyi

我国现代的饮食文化其实是形成于宋朝。

在宋朝以前,只有王侯贵族可以一日三餐,而普通百姓最多一天只能吃两餐。这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不能满足所有人一日三餐的需求,同时受日落而息和“过午不食”的理念的影响,普通百姓一天两餐的习惯也就传承了千年,正所谓“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餮而始”。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以宋朝作为界限,分别说下饮食文化的变迁。

《礼记》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国自古就非常注重饮食,周天子王畿官员有4000多人,其中有2300多人是负责饮食或者从事和饮食有关的官职(可以说我国是最早的吃货国家)。早期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到后来懂得了用火烧烤食物加热,到黄帝时,发明了烹饪用具,即“黄帝时有釜甑,饮食之道始备”(谯周《古史考》),这个时候人们吃得食物开始有了色香味。

那么当时人们吃什么呢?主要是麻黍稷麦豆五谷,方式主要就是烧烤、烹煮,蔬菜以冬葵、韭菜为主。吃肉是非常少的,即使是王侯贵族也不能随意吃肉,因为受生产力和礼制的约束,当时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羊,大夫士无故不杀犬豕。”东汉时出现了酱油、醋等调味料。虽然饮食花样越来越多,但当时的普通百姓在和平时期也仅仅是果腹而已,谈不上能吃饱。

从南北朝时期到唐朝这一段时间,烹饪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增加了蒸、炒、煎等方式,人们学会了腌制腊肉、咸菜。唐朝因为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生产力提高,稻、麦、粟取代原来的五谷,成为了主食,城市街头也大量出现了餐馆、酒楼。域外饮食也在这个时候大量传入,出现了胡饼、菠菜、胡饭等,稍微富足点的百姓家庭不仅可以吃饱,甚至可以吃的很好。

到了宋朝,我国的饮食文化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现代的饮食结构,也出现了现代才有的完备的煎炒烹炸烹饪方式。

这是因为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皇帝的集权统治出现松动,民间彻底打破了宵禁这一穿传承千年的制度,百姓有了丰富的夜生活,饮食也变成了一日三餐,而且种类繁多,焦圈、油条(油炸脍)、肉咸豉、东坡肉、鱖鱼、豆沙包等,冷热搭配,既有山珍海鲜,也有传统的鸡鸭鱼等。当然普通平民百姓是不可能天天吃得起这些的,但相比过去而言,宋朝百姓的生活还是改善了不少,除了满足果腹之外,已经可以享受饮食文化了。

不仅如此,宋朝百姓还可以叫外卖,出门闲逛可以在小饭馆吃一碗各色面条,这个是可以负担的起的。宋朝形成的饮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元明清等朝代。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百姓能吃饱吃好,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没有动乱。

比如明朝末期天灾人祸,农业大幅歉收,导致易子而食。这种情况在清朝时再次发生改变,这是因为明朝末年时玉米、番薯这种产量高好存活的作物被引入,到清朝时被大量种植,这样在遇到天灾人祸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的饥荒。


秦皇汉武

比起饕餮贵族的饮食大餐,膳食筵席,老百姓吃的东西没什么专门记载,几乎不值一提的。按理说,中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但吃不饱的还是老百姓,或称庶民(社会下层成员)。饮食史上认为他们大多处在果腹层及小康层的中等以下。

大部分人对饮食的想法是:果腹。在“民人以食为天”这句话背后,是劳苦大众数千年来为果腹而痛苦挣扎的艰难生产和悲苦生活的惨剧。老百姓能吃饱是大过天的事情,一日三餐(经常是两餐)成为关乎生命的事情,似乎已经成为一群为食而做,为食而活的可悲可悯的生物。唐代荀鹤《山中寡妇》反映了以为寡妇的生活艰难,“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连村口教书先生的三口之家也差不多同样酸楚。有些戏曲里经常会有穷苦的桥段,并不是夸张,那些“日图三餐,夜图一宿”“朝图一饱,夜图一觉”的民谚更是真实心声。

风调雨顺的时候有无尽的徭役赋税,要是碰上荒年或是战争,那艰难可想而知。问题的中国历史上饥荒的频率相当高,所以有经验的老百姓总是在预防灾荒。即使在丰收年景,也得想着储备点儿存活以防万一。哎,所以感觉他们真的是长年吃不饱,长期处于担忧状态。你听说的荒年吃树皮草根、吃人那是真实发生的。

所以古代百姓生活(其实几十年前的中国农村也是这样)一直处在果腹、温饱的边缘,日子好的时候勉强吃饱,还得勤俭持家,担惊受怕。至于具体吃的什么食物,有兴趣可以去翻阅这本《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会有您想知道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