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擊殺兩王的時候,如果高官厚祿策反吳三桂,能不能打贏?

京東李達康

先簡單回顧一下李定國的兩次勝利。

順治六年五月,定南王孔有德率領兩萬清軍進剿西南,從湖南殺入廣西,先後攻破衡州、永州、全州、桂林、梧州、柳州和南寧等地。

順治八年五月,李定國從貴州向東進軍,孔有德匆忙從貴州返回桂林。順治九年,李定國率領八萬馬步兵包圍了桂林。孔有德額頭中箭,自焚而死,李定國攻陷桂林。

李定國乘勝北上,進攻湖南衡州。清廷任命努爾哈赤的孫子尼堪為定遠大將軍,率軍前往廣西。

順治九年十一月,尼堪的清軍在衡州一帶與李定國相遇,落入伏擊圈。尼堪指揮清軍左衝右突,最終矢盡而死。

李定國接連幹掉清軍的兩位親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如此大捷,在明末清初是前所未有的。清軍在入關前後,從來沒有在戰場上遭受如此大敗。

再看看吳三桂這一時期的作為。

順治五年,吳三桂率軍離開錦州,前往陝西的漢中,與定西將軍墨爾根、侍衛李國翰一起鎮壓陝西各地的反叛勢力。幾年當中,吳三桂非常賣力氣,殺了不少人。

順治八年,順治皇帝命令吳三桂、墨爾根、李國翰進入四川征剿。

第三,從整體局勢上看,清廷內部動盪,有機可乘。

順治七年底,攝政王多爾袞突然病死,順治皇帝親政,隨即開始清算多爾袞,誅殺其黨羽多人。這是清軍入關之後,面臨的最大的一次政權危機。

再看看西南方面,這裡幅員遼闊,山川險峻,形勢複雜,清軍入關之後,雖然多有徵戰,但成效不大,一直沒有有效控制這一地區。

回到問題本身。

我們先不管李定國和南明政權有沒有能力說服吳三桂投奔南明,我們只假設出現了這樣的結果,會不會讓整個形勢有根本性的轉折呢?

個人認為,局部的轉折會有,但整體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首先,朱由榔政權本身問題重重,內部各種勢力明爭暗鬥,李定國和孫可望這對兄弟本身就不團結。這幫人很難有大的作為。

其次,吳三桂進軍西南時,身邊始終有墨爾根、李國翰等人率軍相隨,既是協同作戰,其實也是在監視和提防。吳三桂一旦有異動,先要過了這一關。一場亂戰是難免的,就算吳三桂得手,整體上的力量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就算吳三桂此時加入反清的陣營,頂多迫使清軍完全放棄西南,固守陝西、湖北一線。南明方面要想進入中原並戰勝清軍,難度極大。


於左

李定國擊斃滿清定南王孔有德、敬尼親王尼堪。黃宗羲稱讚他“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章太炎“願吾滇人勿忘李定國,願吾閩人勿忘鄭成功,願吾越人勿忘張煌言,願吾桂人勿忘瞿式耜,願吾楚人勿忘何騰蛟”。

“胡風南渡盡草偃,大義捐嫌王出滇。一身轉戰千里路,隻手曾檠半壁天。諸葛無命延漢祚,武穆何甘止朱仙。板蕩羶腥忠貞顯,江山代代頌英賢。凜凜孤忠志獨堅,手持一木欲撐天。磨盤戰地人猶識,磷火常同日色鮮。老草坡前草樹香,磨盤諸將墓堂堂。殘碑讀罷呼雄鬼,生死都從李晉王”。


流賊聞之心膽搖

吳三桂在清朝穩穩地封王 去投降李定國還是做王爺 而且清朝明顯已經成了氣候 一般人處在吳三桂的位置上也不會投降李定國 這是個一目瞭然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