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收藏」柴窑古官窑玛瑙釉五大名窑辩析

欧阳修《归田录》:“柴氏窑……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

欧阳修表述的柴氏窑是不是柴窑?如果是,这样的表述是不严谨的,会误导。后世明清的表述,均记载为柴窑,而不称柴氏窑。

欧阳修距离柴荣年代不过几十年,世上就看不到柴荣的东西了,这有点不合常理。

欧阳修的记述,可以得出柴窑在宋初就罕见,这点没有疑问。

那柴窑是什么?在宋初就罕见,让宋代人就已经搞不清楚了?

明代曹昭在洪武年间撰写的《格古》记载:“柴窑器出北地。世传周世宗姓柴氏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

这个明初的记载,我们逐条分析:出北地,可能是指北方,可能是指北地郡。

世传周世宗柴氏所烧,谓之柴窑。这个是推测,可能就是受欧阳修柴氏窑的影响,周世宗,柴氏窑,就解释为周世宗柴氏荣烧的,所以叫柴窑。

柴荣是过继给姑父郭威,应该姓郭,叫郭荣。柴荣父亲比柴荣晚逝,在世时候,为免越礼,父子不相见,这是礼法,必须遵守,怎么会叫自己的窑做柴窑呢?再者,古人从未用皇帝姓氏命名瓷窑,因为瓷窑是工匠做的事情,皇帝岂能屈尊降贵用自己姓氏做工匠身份事情?把柴窑解释为柴荣的窑,是牵强附会。

再看柴窑瓷器的特征,粗黄土胎,裂纹等,这些明显是比较初级瓷器的表现。五代时期,制瓷技术已经很成熟,这种水平的瓷器不是最好,与皇家御用不符。

唐代杜甫《咏大邑瓷器》:“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寒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代瓷器已经这么好了,粗黄土胎的柴窑明显原始,其生成年代应该比五代早的多。

明人謝肇淛在他的《五雜俎》卷十二中說: “陶器,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同價矣。

柴窑最古,如果说柴窑是五代的,怎么可能是最古呢?这说法显然自相矛盾。 春秋战国青瓷烧制技术已经成熟,古代文献记载南北朝已经官窑林立,唐朝已经有官款定器,假如柴窑是柴荣的,怎么能说最古?柴窑最古是指什么?

清代无名氏《南窑笔记》记载:“柴窑。周武德年间,宝库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处,因令作釉。,,,

周武德是哪朝?只有北周有周武德一说,周武帝皇后称周武德。

至正杂记记载:今杭州市面,出现了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察也。官款定器不足珍,所可珍者古官窑也,真美玉为然也。

这里又来一个概念,古官窑。宋人明确记载了古官窑的存在,和当时已经有高仿。

那么,宋代说的古官窑是什么?

解开古官窑之谜,要从柴窑开始。

「艺术收藏」柴窑古官窑玛瑙釉五大名窑辩析

北朝玛瑙釉古官窑礼器

尚书.舜典》记," 岁二月,东巡狩, 至于岱宗,柴。"柴为燔柴,是古时天子祭祀的仪式,称柴礼。 传说舜是东方夷族的首领,尊为古帝, 舜到泰山,以柴礼告天作为帝王祭祀的礼仪。这个柴礼,鲜卑契丹等夷族一直在用,史书记载,辽太宗登基举行了契丹传统的燔柴礼,正式继位为契丹新皇帝)。

唐明皇《纪泰山铭》强调“礼莫尊于告天”,即出于典故“舜登泰山,柴”。柴礼代表至高无上的天授皇权,只有天子,才能举行柴礼。

「艺术收藏」柴窑古官窑玛瑙釉五大名窑辩析

「艺术收藏」柴窑古官窑玛瑙釉五大名窑辩析

八棱形与唐代金器

《资治通鉴》有记载,北周皇帝是鲜卑族,自称是炎帝神农之后,北周的周世宗明敏智慧,幼而好学,博览群书,命令将羲、农以来的典籍编成《世谱》五百余卷,周世宗“酷爱典籍”。北周世宗宇文毓将天王称呼,改称皇帝,举行柴礼大典。

明初洪武曹昭《格古》原著和周履靖《夷门广牍》均载:“柴窑出北地”。此北地非泛指北方大地,而应理解为北地郡,一是说明了地点,二是说明了时间。“北地郡”这一地名,在隋开皇(公元581年)即北周结束,就已被废除改为“华原”。说明柴窑当是在北地郡存在时候,北地郡所出,即公元581年前的产物。

我们看这些条件:柴窑最古,出北地郡,瓷胎粗黄土,比唐代瓷器原始,古官窑,周世宗,柴礼,周武德年间造,宋初已经罕见,地位崇高,尊贵无比,柴荣窑不可能叫柴窑,,,,,所有这些,都指向柴窑是北周世宗宇文毓的柴礼用器,称柴窑。

「艺术收藏」柴窑古官窑玛瑙釉五大名窑辩析

灰青

「艺术收藏」柴窑古官窑玛瑙釉五大名窑辩析

蟹爪痕

柴礼瓷是皇权的象征,这才是柴窑被世所珍的原因。一片抵家财万贯,不是瓷器本身多好,是身份血统尊贵。柴窑是最早的古官窑。

周世宗宇文毓的老婆和李世民的祖母,隋文帝的老婆,三人是亲姊妹,历史上著名的独孤三后。当时是鲜卑族统治,习俗一脉相承。隋帝有没有烧制柴礼瓷器,尚无记载,唐玄宗泰山封禅(纪泰山铭)礼莫尊于告天,是举行柴礼的。

哥窑,这名称有点怪,鲜卑族将父辈称哥,哥窑名称,与鲜卑族文化关联很大。

唐玄宗和宇文毓性似,明敏博学,喜好典籍,从周世宗宇文毓到唐玄宗,一脉鲜卑文俗,从北周到隋至唐玄宗期间的柴礼器,都属于古官窑。

安史之乱,资料遗失,宫中档案多毁,史事成迷,民间口述相传,难免牵强附会。

明代人張應文在其所撰《清秘藏》卷上《論窯器》中云: “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這就是歷史上“五大名窯”提法的雛形。五大名窑是明代产生的概念。

分为柴,汝,哥,官,定,钧。也可能是:柴,禹,哥,观,尊,定。

柴窑是特制的登基礼器,是皇权天授的标志,不可能在窑口常年烧造。古官窑都是这性质。

有窑口常年烧造的瓷器,一定数量大,不稀少。如果能找到窑口,就不会稀少,不可能珍罕。只有特制器物,才会珍罕。就如当代的7501毛瓷,窑口在哪里呢?五大名窑古人如此看重,就说明不寻常,想给如此珍罕的东西找窑口,等于是想证明这东西是曾经大量烧制的,不稀罕,这思维本身就是矛盾的。

「艺术收藏」柴窑古官窑玛瑙釉五大名窑辩析

唾沫瓒珠

根据逻辑分析和实物鉴别,柴窑应该北周世宗宇文毓的登基柴礼用器,称柴窑。古官窑是北周至唐玄宗期间的官窑礼器统称,后世分为五大名窑。其尊贵之处,不是因为瓷器质量超卓,而是皇权的象征。文献所说,柴窑最古,应该是指在古官窑器中,柴窑最古老,是周世宗宇文毓的柴礼用器。

北宋的官办窑厂,有仿制柴礼瓷器。

宋代仿古官窑成风,到明代,出现五大名窑的提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历史上真正为古人推崇的柴窑是柴礼用器,宋代称之为古官窑,五大名窑都是古官窑,时间在北周至唐玄宗期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