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中县因村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和服务能力,湟中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

西宁市湟中县因村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为巩固壮大一类村,对特色产业明显的村加强规划与指导,抓好养殖、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主导型、农业旅游、农家乐餐饮等服务主导型的发展,盘活闲置厂房、土地等,唤醒农村“沉睡资产,形成一批“一村一品”的开路先锋,树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样板。如,拦隆口镇卡阳、上五庄镇包勒、土门关乡上山庄、群加乡下圈等村依托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旅游优势,推进停车场、家庭宾馆、农家乐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加集体收入;鲁沙尔镇团结、多巴镇新墩等城中城郊村对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闲置房屋和校舍、机械设备以及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场(土)地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联营、参股、合作、合资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

挖掘集体资源增收潜力

为支持发展二类村,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依托现有优势资源,重点给予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正确处理好村集体增收与农民致富的关系,积极兴办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在服务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村集体自身的增收。如,共和镇苏尔吉、拦隆口镇泥麻隆等合作社发展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村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折股量化的集体资产、财政支农投入形成的资产折算为股份,投入到合作社,收益按股分红;李家山镇岗岔、上新庄镇白石头等产业优势突出、经纪人较多的村集体牵头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探索成立农业企业、工贸公司等各类经济实体,通过集体资产经营收益、入股分红等途径,增加集体收入。

创新产业发展服务模式

为引导扶持三类村,对基础条件较差,发展集体经济相对较困难的村,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村“两委”干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破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就是单纯依靠农业的误区、没有存量的自然资源无从抓起的误区、没有现成的启动资金无法起步的误区,鼓励和引导发展各类服务业。如,田家寨镇毛一、海子沟乡景家庄等具备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村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领办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服务公司、专业协会等,为村民和其它农牧业合作组织提供农资供应、农机培训、农产品购销、科技指导等服务,增加集体收入;鲁沙尔镇东村、多巴镇康城、大才乡前沟等城郊村、园区周边村依托区位优势兴办劳动力服务公司、物业公司等开展社区服务、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服务、环境保洁、企业后勤等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