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眼下,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我国最吸睛的区域。诸如恒大、碧桂园、万科和佳兆业等房企均在这些区域拥有大量土储,引得其他房企羡慕嫉妒恨,同时奋起直追。可是大湾区这么大,具体该到哪些地方布局呢?保利投顾研究院的研究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深圳市区基本没有新房了,广州新房供应也主要集中在增城、南沙等外围的区域!顾妍妹经常听到类似感慨,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居民需要房子住、企业需要办公和生产、商业活动、公共服务也需要开展场所,而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政府面临博弈取舍。

本次保利投顾研究院选取城市土地维度进行探究,分析大湾区未来哪里更具发展潜力。

将视角拉长,我们先回顾大湾区这9个城市10年间土地供应结构变迁。通过对比前五年(2008年至2012年)和近五年(2013年至2017年)土地成交结构,可以部分窥得各城市土地供应结构变化趋势。

在开始前顾妍妹先解释下本文将涉及的指标:

  1. 土地开发强度

    :指建设用地总量占行政区域面积的比例,国际警戒线一般为30%

  2. 建设用地: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主要有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

  3. 建筑密度:单位面积内房屋建筑区域覆盖面积的占比

  4. 增量建设用地:是指通过收储等方式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5. 存量建设用地:已经是建设用地的土地,包含已批未用、已建低效用地等

  6. 住宅用地:住宅类用地,包含住宅、商住、综合体(含住宅)等

一、土地供应结构变化趋势

宅地限量供应、地价节节高

湾区九市中,佛山、惠州、广州宅地供应总量位列前三甲

从总量变化看,肇庆、珠海、江门近五年宅地仍在放量,佛山亦有小幅增加;而其他城市宅地总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尤以惠州、中山、深圳为甚。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工业大受青睐、商办用地呈现两级分化

相较于多数城市宅地供应的下滑趋势,各城市政府对于工业似乎都很 “慷慨”,绝大多数城市工业用地近年继续增加。

肇庆、东莞增幅最大;广州、珠海、江门、佛山工业增量规模亦十分可观。

江门、肇庆工业用地成本较为低廉对企业吸引力大;而惠州工业用地成本接近广州,令企业望而却步。

而对于商办,城市分化则十分明显:深圳商办放量,对比前五年,增长近3倍;广州、珠海亦有增长;其余多数城市商办类土地供应普遍下滑。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土地供应结构变化、地价水平,一定程度上折射各城市土地稀缺程度及政府供地偏好的差异。那各城市未来可开发空间还有多大?

二、土地开发潜力分析

土地开发强度

土地开发强度的国际警戒线一般为30%,目前超过警戒线有深圳、东莞、佛山、珠海,其中深圳土地开发强度已超55%,东莞业已接近50%;

佛山、珠海大致在30-35%左右;中山、广州也已接近临界线;

江门、惠州和肇庆则在10%左右,未来土地利用空间仍相对较大。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城市建筑密度可以大致看出湾区各城市内部开发程度也存在差异:

广州未来开发焦点可能落在黄埔增城中部及南沙;东莞的厚街、寮步、黄江等部分区域交通通达度仍较低;

江门由中心向外扩仍有较大潜力;惠州接深圳、肇庆接广佛仍有较大开发空间;

中山南北分化严重,南部建筑密度较低,临近深中通道的东南部仍有一定潜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建设用地指标增量

根据各城市实际用地规模及远期规划批复规模,保利投顾研究院测算出近两三年各城市可用建设用地规模

深圳早已超用地指标限定,填海、旧改等多管齐下;广州新增指标集中于外围区域;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可用规模也极少;惠州、江门、肇庆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仍较宽裕。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综上,不难看出,珠江东岸城市开发强度普遍较高,未来开发空间局限性大,唯一较有潜力的惠州产业用地成本高企,限制了深圳产业转移需求的释放,有待改善;

珠江西岸,尤其是江门、肇庆,土地仍有较大的承载力且成本相对低廉,对核心城市产业转移具有较大吸引力。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将加速湾区内产业融合发展!

城市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其土地利用方向也有差异,同时各城市亦存在个性特征。下面结合城市具体情况,一起看看各城市土地利用有何特征,其中蕴含何种机遇?

三、各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结合土地供应结构变化及未来开发潜力,可以将湾区九市土地利用情况分为三大类,也可以理解为城市土地利用的不同阶段:

核心城市(广深珠)由中心向外拓展,并逐步超越行政边界;佛莞最早向广深链接发展,目前也向外扩展;

惠中肇江四城则于近年才开始承接产业外溢、住房外溢需求。随着湾区规划落地,未来九市将继续融合发展。

类型Ⅰ——核心城市

宅地供给有限、商办显著增多

深圳土地供应总量趋势性下降,面临“无地可用”。土地向商办倾斜,近五年商办用地占比由11%上升至44%。

根据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十三五规划期间,深圳住房总需求约180万套,新建住宅预计仅30万套,居住外溢势能强劲。

广州:中心五区商办供应占比上升,黄埔的工业、宅地供地大户地位被增城、花都、南沙取代,中心城区宅地供应持续收缩。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类型Ⅱ:链接型城市

佛山:早些年前,最靠近广州的南海,住宅/工业用地供应占全市比例最高,但近年开始缩减;而近年住宅、工业供应向三水(连接中山)和顺德(连接肇庆)聚集,两地成为佛山开发重心。禅城、南海加速与广州同城化,发展较为成熟,商业供应较多。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东莞:近年土地供应明显向工业倾斜,最靠近深圳松山湖、东南临深率先承接深圳产业外溢需求,再向滨海、东部产业园扩散。宅地方面,环深区域开发空间有限,未来住房需求还将继续向外扩散。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类型Ⅲ:承接型城市

中山:前些年住宅供应计划性较差,部分土地存于私人手中;供地向工业用地大幅倾斜,在产业集群上发展迅猛,但近年宅地供应明显不足;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整体开发强度较大、但城市内部差异明显,西北部开发强度大。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惠州:临深的惠阳前期土地供应占比较大,但近年无论是宅地还是工业用地大幅下滑;大亚湾宅地成交亦明显放量;临近东莞的仲恺区(包含在惠城区内)亦是重点发展区域,承接深莞产业外溢需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肇庆:土地供应集中在中心城区及外围,均为靠近佛山三水区域。中心区域(端州、鼎湖)以住宅、商业用地为主,外围区域(高要、四会)以工业为主,承接广佛产业转移需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江门:开发区域仍主要集中于城区;近年,靠近佛山的鹤山、靠近珠海的台山宅地/工业用地大幅增加;政府方面亦在加强吸引深圳产业转移。

在粤港澳大湾区做土地开发,哪些城市最有潜力?

我是启示

1、土地开发潜力空间

粤港澳湾区规划发布、产业转移与融合将提速,而珠江西岸拥有更多可承接产业外溢需求的土地资源,尤其是江门、肇庆。故而,湾区未来增长潜力股主要在西岸。

2、城市内部土地开发强度

存有差异,局部仍有开发潜力,如中山东南部;深圳、东莞、佛山等开发强度较大、新增建设规模相当有限,土地利用必将向盘活存量发展,旧改、城市更新是必然选择。中山、惠州前期土地出让计划性较差,存土地收并购机会。

3、政府供地顺序

政府倾向于先供工业用地、再配套住宅用地、最后增加商办用地。

而较早与核心城市融合发展的佛山、东莞,其经验业已表明:产业转移承接与住房需求外溢是相辅相成的。

已开始增强与湾区产业链接发展的江门,未来住房需求也将逐步由内生需求主导向外溢需求市场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