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48年卫立煌主政东北,为何敢“否决”蒋介石的作战方案

1948年6月在我东北野战军强烈攻势下国军一败再败,蒋介石致电锦州守将范汉杰,令其死守锦州至山海关一线,而东北之战略要求在于固守目前态势,使不再失一城一兵,即有利于关内作战。直至8月初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军国防部军事检讨会上,蒋介石确定的方针仍是:固守东北,彻底集中兵力,确保辽东、热河,以巩固华北。其实,蒋介石也意识固守东北孤立据点的危险性。他在其一周反省录中写道:“东北新立屯与沟帮子各要点相继失陷,共匪紧逼锦州,沈阳形势更加孤立,国军若不积极出击,作破釜沉舟决心,则沈阳20万官兵皆成瓮中之鳖。

揭秘:1948年卫立煌主政东北,为何敢“否决”蒋介石的作战方案

卫立煌

决计固守东北,蒋介石除政治原因外,还有其它原因:其一,蒋介石始终认为:东北是华北的屏障,要保华北,必须确保东北,苟满洲失守,华北不保,南京亦将步其后。相反,如能固守长春、沈阳、锦州几个战略据点,牵制住东北人民解放军,则有利于傅作义在华北作战。待关内形势好转,再增兵东北。其二,蒋在东北仍有55万兵马,固守几个孤立据点,他还是有信心的,认为东北野战军没有强大的炮火,也没有攻打重兵设防大城市的经验。但在如何固守东北问题上,蒋介石同卫立煌等东北将领发生了严重分歧。

蒋介石曾允诺支持卫立煌保全东北。后来,他看到锦州有被袭取的危险,就敦促卫立煌打通沈阳至锦州铁路线。主张以周福成的第八兵团部指挥第五十三军和第二0七师守沈阳;将驻沈阳地区的主力第九兵团由廖耀湘指挥移至锦州地区。然而,这一方案卫立煌及其手下高级将领大都不赞成。卫立煌认为,沈阳只有一套本钱,合则能守能攻,分则攻守两不成。当时东北野战军占领了锦州、沈阳之间的要隘沟帮子。由沈阳打向锦州,中间需经过辽河、新开河、绕阳河,部队极易被切断、分割包围,且道路已解冻泛浆,重武器和大部队难于通过。所以卫立煌主张固守沈阳,加紧整训,伺机出击,扭转战局。

揭秘:1948年卫立煌主政东北,为何敢“否决”蒋介石的作战方案

蒋介石

早在2月20日,蒋介石就派国防部作战厅长罗泽阎、副厅长李树正携带撤出沈阳主力的方案征求卫立煌的意见。卫当即表示不赞成,并派郑洞国飞抵南京见蒋申述。而蒋则让郑洞国转告卫立煌,立即执行打通沈锦线,将沈阳主力撤至锦州的方案。2月25日,郑洞国返沈阳复命。当天,卫立煌即召集高级将领研讨蒋之方案。各将领几乎众口一词集中兵力坚守沈阳,不同意蒋的计划。卫立煌又派赵家骧、罗又伦飞赴南京再次向蒋面陈。直至4月初,蒋也没有说服卫,只好同意在东北暂时保持现状。

一个月以后,蒋介石又督令卫立煌发动进攻,打通沈锦线。卫立煌还是按兵不动,再派赵家骧、廖耀湘、罗又伦到南京。直至1948年8月4日至6日的南京国民党军事检讨会,卫立煌仍然不肯挪窝。他认为:一、判断东北共军将于10月发动攻势,重点在锦州,对沈阳则采取围困办法。二、不放弃打通沈锦线企图,但不能轻举妄动,须应付共军10月攻势。三、维持沈阳至10月底,以观时局进展,原则上不放弃该城,但避免作长春第二

卫立煌和蒋介石

揭秘:1948年卫立煌主政东北,为何敢“否决”蒋介石的作战方案

卫立煌和蒋介石

9月初,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又提出一个新方案:放弃锦州,守锦西以西,拆除沈锦段铁路,将锦州兵力用于沈阳,打通营口海口,接长春部队回沈阳。这是一个经营口逐步撤出东北的计划。可是直到东北野战军大部队挥师南下,东北国民党军亦没有形成一个上下共识的作战方案。就在此时,东北野战军拉开了辽西大战的序幕。9月12日,战略决战的第一枪,首先在北宁铁路山海关至唐山段打响。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由建昌出发,奔袭山海关至滦县之敌。至9月17日,先后攻占了昌黎、北戴河等要点,切断了国民党军自华北增援东北的陆上通道。9月13日,东北野战军第四、第九纵队由台安、北镇地区隐蔽南下,插入锦州、义县之间,切断了义县敌军逃跑退路,打了义县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随后,第八、第九纵队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锦州,将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官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及其所部15万兵马围得铁桶一般。范汉杰曾以数个师的兵力在空军掩护下,同东北野战军争夺锦州至义县的公路和锦州外围高地,结果大败而归。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十纵队和炮兵纵队也相继进入锦州以北地区。至此,东北野战军彻底切断了辽西走廊,将沿该通道部署的国民党军分隔于锦州、葫芦岛和秦皇岛以及山海关三个地区,并完成了对锦州守敌的包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