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这份应对攻略请收好!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这份应对攻略请收好!

想必最近大家都沉浸于世界杯的热潮中无法自拔,这不,各位宝爸宝妈们也不例外,每天加班加点为喜爱的球队加油助威,摇旗呐喊!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这份应对攻略请收好!

就在大家“欢声笑语”、“举杯庆祝”的时候,那个每年都要出来搅和一下,最近又跑出来“兴风作浪”的东西竟然想和世界杯“一较高下”,此时:

宝爸宝妈坐不住了、幼儿园老师坐不住了、孩儿们更是哭喊连天、痛在“口”中难开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这份应对攻略请收好!

这家伙到底是何方妖孽,怎么给惹出来的,如果惹不起,躲得起不?实在不行遇到了又该怎么办?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这两种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传染方式

传染源:患儿、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饮食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儿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食具、毛巾、玩具等为主要传播途径。尤其是幼儿园、培训班等为高发场所,老师和家长要格外注意。

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尤其三岁以下儿童。

如何判断是否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这份应对攻略请收好!

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为38℃左右。

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四部曲);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破溃、不留疤。

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以上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极少数的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其中比较严重的病症有脑膜炎、脑脊髓炎、心肌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等。

“What?”这个病还会要命吗?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这份应对攻略请收好!

嘘,小声点,先不要着急捶胸顿足嘛,这个病是会要命,传染性也比较强,但是也不要太惊慌,大家只要听专家的建议准没错:

专家建议

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2、下班回家后,请先把外出时穿着的服装换下来,放置在儿童不易触碰到的地方。

3、勤给孩子清洗双手,修剪指甲,勤换衣物,晾晒被褥。

4、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

5、尽量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不要将蛋糕、饼干等食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6、注意纠正孩子吸吮手指、抠鼻孔、咬食玩具等不良小动作。

7、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发,注意及时修剪指甲,更换个人居家衣物。

8、彻底清洗双手,最好同时清洗面部,以免孩子在亲您的脸颊时被感染。

9、注意保持孩子的餐具、玩具清洁。

10、妈妈们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也要注意孩子每天的体温变化,注意手心、脚心和口腔是否有异常变化,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当然,饮食应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进食后用温盐水漱口,250毫升温水放半茶匙(约2.5克)食盐,每日数次或更频繁,这有助于缓解口腔疼痛和发炎。

看完了这些,大家是不是稍微松了一口气呢?

总之,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如果生活周边有这样的患者,不管家长还是宝宝都应该避免与患者有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