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生態優先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江漢:生態優先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汙染防治、生態保護,江漢久久為功。

江漢區作為全國服務業綜合改革示範典型,三鎮經濟的“領頭羊”,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相統籌,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更優美,人民生活更幸福。繼往開來,江漢區秉持“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環境功能與宜居宜業相結合,統籌提升經濟、社會、民生髮展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用一個富裕、活力、美麗、幸福新江漢,為“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增添光彩。

江漢:生態優先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潤物無聲

環保理念滲透發展歷程

江漢區的生態保護之路,與改革開放之路並駕齊驅,攜手前行。

1979年,該區成立區環境監測站。上世紀80年代初,江漢轄區內部分中小學就以第二課堂的形式進行環保知識教育。

1986年5月,江漢區環境保護局成立。兩年後,江漢區環境監督管理站成立。兩個機構的設置,意味著政府正式開展實施環境保護和監管職責。很快,江漢區就開始對排汙單位進行調查並建檔,實行經常性管理。

隨著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加強,管理職責擴展到“三查”,即對排放汙染物情況進行監理檢查,對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和生態環境破壞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兩調”,即調查汙染事故、調查汙染糾紛,並參與處理;“一收費”,即依法徵收排汙費。而在校園教育中,環保教育先後發展為科學滲透環境教育、互動式教育、參加環境社會實踐活動。

江漢:生態優先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十二五”期間,伴隨著江漢區經濟的突飛猛進,生態環境也日益改善,不僅滲透城市建設,也“浸潤”居民生活——

園博園周邊綜合整治和綠化景觀提升,張公堤、三環線綠化景觀全面改善;

開展“擁抱藍天”行動,在全市率先建成區級空氣質量監測體系;

推動市民生活方式綠色化,引導綠色低碳出行;

嚴格環保執法,落實信息公開,維護生態環境安全。

江漢:生態優先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群策群力

“三生”融合保障生態優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邁步新徵程,江漢區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為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在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著力推進高質量生態建設。

政府主導。全面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41項整改任務,實施“藍天行動”“碧水行動”“淨土行動”,空氣質量明顯提升;武漢CBD成為國內首個通過規劃環評的“綠色CBD”,同時大規模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形成集約節約的商務、交通路網;與聯合國人居署合作開展“改善城市公共空間”試點;落實精準治汙,嚴管工地揚塵、渣土運輸、汽車維修等汙染源,在全市率先購置油煙檢測設備,全面淘汰餐飲單位小煤爐;推動綠色環保建築建設;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編制河湖保護“一河(湖)一策”,加強水質監測,全區河湖水質全部達標。

江漢:生態優先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企業行動。佐爾美、捷盛、愛帝、新金首飾、荒井密封件等單位開展清潔生產,從源頭上減少了原材料和水電等資源消耗,強化過程控制,降低末端排放。

學校抓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九屆中華寶鋼環境獎頒獎典禮上,武漢大興路小學獲優秀獎,這是中國環境保護領域最高的社會性獎勵。該校不僅設立了全國第一所紅領巾環境觀測站,還先後參與8個國際環境合作項目,環保教育持續深入。

居民參與。生態環境的改善,離不開每個居民的親身參與。江漢區從民間社團到社區志願者群策群力:有民間樂團四處巡演倡導環保理念,有社區建起“綠色驛站”變廢為寶,有志願者利用休息時間撿拾湖邊垃圾、宣傳環保小知識……越來越多居民參與環保公益活動,江漢也變得越來越青春靚麗,宜居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