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變革,造就一代冰箱巨頭隕落!

從鄉鎮小廠到國產冰箱品牌龍頭,再到連年虧損直至破產,新飛正在等待新的投資人。

時代的變革,造就一代冰箱巨頭隕落!

"新飛廣告做的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廣告詞,在十幾年前曾給一代人留下深刻印象。近日,這家企業再次引起關注,卻是因為破產重組。

2018年5月18日,新飛公司合併重組案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會議通過了新飛家電、新飛電器、新飛製冷器具的重整計劃。

根據重整計劃,新飛公司原股東權益將被全部調整,並以拍賣形式讓渡給適格重整投資人,新飛公司維持法人主體資格,適格重整投資人將持有新飛公司100%股權;股權拍賣對價將用於清償新飛公司債務等8項待處理事項。

新飛原股東權益會以司法拍賣的形式出現在阿里拍賣平臺。相關信息顯示,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製冷器具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權和新飛總部部分土地,將於6月28日和7月5日於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分別為4.5億元和1.15億元,加價幅度均為500萬。

從鄉鎮小廠到國產冰箱品牌龍頭,再到連年虧損直至破產,新飛正在等待新的投資人。

引入外資

對於新飛衰落直至破產的原因,各方看法不一。有人認為,衰落原因在於大股東新加坡豐隆電器不熟悉製造行業;也有人認為,是劉炳銀時代錯過了上市和多元化發展的機會。

新飛品牌曾經是河南新鄉的驕傲,1984年,新飛在第一代領導人劉炳銀的帶領下,從一家小型無線電設備廠轉產電冰箱,引進意大利飛利浦IRE公司的設備和技術。新飛曾經名為新鄉—飛利浦,後因產生法律糾紛改名為新飛。

上世紀90年代,引進外資是地方政府常用的招商引資方式。1994年,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河南新飛集團和新加坡豐隆亞洲的子公司豐隆電器私人有限公司及新加坡豫新電器三方合資,成立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其中,新飛集團佔股49%,新加坡兩方分別佔45%和6%。

起初劉炳銀不希望同外資合作,因為新飛正處於高速增長時期;而新加坡方面則想尋求控股。最終,經河南省政府從中斡旋,河南省政府駐新加坡代表處在新加坡設立了豫新電器,“豫新電器加上新飛集團的股份就是55%,這才說服劉炳銀同意。”

成立合資企業後,雙方認為合資後的新飛電器可以利用外資在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

據媒體報道,合資當年,新飛即投產一條新的無氟冰箱生產線,冰箱產量從36萬臺上升到100萬臺以上,稅後淨利潤達到3.15億元。1996年,新飛進入中國冰箱品牌前三強,市場份額接近20%。

但其後銷量雖然一直提升,但是銷售額卻徘徊不前。1996年到2000年,新飛冰箱的銷售量從120萬臺增長到2000年的160萬臺,銷售額在20億元至30億元區間浮動,利潤率也從1996年的16%逐漸跌到2000的6%以下。

2005年,新鄉市政府將新飛集團在新飛電器所持有的39%國有股權作價5.1億元轉讓給豐隆亞洲。此次交易完成後,新加坡豐隆亞洲持有新飛電器90%股份,新飛集團持有10%股份。

然而,新加坡豐隆電器入駐新飛電器之後,兩者在日常管理中相處的並不愉快。2006年,劉炳銀的繼任者被李根被免職,新加坡人張冬貴接替這一職位,並空降400多名員工將新飛的中高層全部換掉。

在一些新飛老員工眼裡,豐隆電器此前並沒有家電製造方面的經驗,被視為外行指導內行。職業經理人文化也導致企業缺乏長遠目標,管理層缺乏責任感。

2009年,新飛電器第一大股東曾尋求出售股權,但未與潛在收購方達成一致。

據澎湃新聞報道,新飛電器虧損始於2011年。2011年至2016年的虧損金額分別是5166萬新幣、1.17億新幣、3763萬新幣、6064萬新幣、1.1億新幣、1.3億新幣,六年時間虧損總計5.07億新幣,按照當前的匯率換算,虧損額約合24.83億元人民幣。

遲來的多元化

1993年,美的電器和青島海爾相繼登陸資本市場,利用資本市場便利的融資條件,兩家企業開啟多元化發展道路。

在家電企業相繼選擇多元化的年代,劉炳銀並未看好這一發展思路。《廣告到底》一書紀錄了他對多元化的看法,”大而全有啥用呀?海爾不是搞了許多新玩意嗎?實踐證明也沒啥值得可牛的嘛,實現利稅還沒有我的三分之一多呢。”

對於上市,他也有自己的理解,“上市,上市!北京的、上海的、深圳的......一撥一撥中介跑過來‘鼓搗’新飛上市,一分錢不要,白幫忙,我都沒動心。我對他們說,上市不就是搞錢嘛,我的錢還沒地方花嘞,銀行還向我貸款哩”。

有觀點認為,在劉炳銀時代,新飛沒能抓住多元化和上市發展的機遇,已經同海爾、美的等公司拉開距離。

1997年美的品牌價值為29億元,而新飛的品牌價值高達32億元。2001年的時候,美的系列產品的銷售額幾乎接近150億元,而新飛的銷售額卻在25億-30億元之間徘徊。”而與冰箱行業“四大家族”成員的科龍、榮聲、青島海爾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新飛在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也遭到豐隆電器的反對。1997年,劉炳銀想帶領新飛進入空調市場,彼時惠而浦正準備賣掉藍波空調,這一方案被新加坡董事會駁回。在2000年的時候,劉炳銀又試圖收購廣東三榮空調,仍舊被董事會否決。

劉炳銀2001年病逝,直至生命結束,也未能帶領新飛走向“多元化”。

目前,新鄉市國資委並不持有新飛電器股權。據中國經營報報道,2010年,新鄉市政府將新飛集團優質資產“無償劃撥”給央企中航機電,中航機電則承諾未來10年向新鄉市投資100億元。在劃撥的新飛集團優質資產中,則包括新飛電器10%的股權以及新飛冷藏車等業務。

也就是說,目前新飛品牌一分為三:一部分為目前新加坡豐隆亞洲控股的新飛電器;一部分為中航機電控股的新飛集團;一部分為新鄉市國資委全資持有的新飛投資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