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年薪7億$虧待他了,吞併愛馬仕、范思哲……被稱華爾街王中王

黑石集團的共同創始人、全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施瓦茨曼就被稱為這個時代的華爾街之王。之所以獲得這個稱呼,是因為有人說他工資最高,管理的資產最多,而且他不但會掙錢,更會花錢。他曾說:“7億美元年薪其實虧待我了!”

無名之輩

在許多人的眼中,20萬美元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在遍地流金、鉅富簇擁的華爾街,20萬不過是一筆非常不起眼的零花錢,如果有人試圖憑藉著這點可憐巴巴的資本在華爾街紮根創業的話,那只是痴人說夢,可施瓦茨曼卻做到了。

他說年薪7億$虧待他了,吞併愛馬仕、範思哲……被稱華爾街王中王

施瓦茨曼帶著自己銀行賬戶上已經積累起了20萬美元的數字,加上彼得森手上的20萬美元,施瓦茨曼主動向對方提出合資成立一家小型併購公司的建議,得到了彼得森的積極回應和認同。半個月之後,只有兩個合夥人和兩個助理的黑石公司在沒有舉行任何開業儀式中成立了。由於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的姓氏分別嵌著德文中“黑色”和希臘文中“石頭”的詞義,為了表示對兩人祖籍的一種紀念,他們就將自己的新公司取名為“黑石”。

在施瓦茨曼看來,自己主張成立併購公司並非沒有道理。在華爾街,又有誰會輕易把動輒數千萬美元的大單交給一個無名之輩呢?在開張幾個月僅僅接收了一小單生意後,施瓦茨曼決定借雞生蛋,創立私募基金。在私募基金被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視為旁門左道的華爾街,像黑石這樣的新基金公司打開局面相當艱難。倔強的施瓦茨曼硬著頭皮一家接著一家地敲開他自己認為可能投錢的客戶的大門,但其間卻吃了無數次的閉門羹。“被我們視為最可能點頭的19家客戶,一個個拒絕我們。總共有488個潛在投資人拒絕我們。”

第一桶金

黑石集團的第一桶金與SONY密不可分。史蒂夫·施瓦茨曼回憶說。幸好天無絕人之路,藉助彼特·彼特森早年和SONY總裁盛田昭夫結下的友情,黑石集團總算拿到了代理SONY收購美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生意。可是這筆生意只賺得了一點車馬費。

他說年薪7億$虧待他了,吞併愛馬仕、範思哲……被稱華爾街王中王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美國保險和證券巨頭保德信公司(Prudential),他們被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坦誠和抱負所打動,決定嘗試性投下1億美元,正是這筆錢讓後來者看到了黑石的潛力。

華爾街TOP1

要把企業持久地經營下去,不僅要靠好運氣,還要靠良好的關係網。史蒂夫·施瓦茨曼老謀深算,其眼光之獨到和掌握時機之準在華爾街都無人能出其左右。BearStearns投資銀行CEO詹姆斯·凱恩(JamesCayne)認為:“史蒂夫·施瓦茨曼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期許,能從看似普通的東西發現非同尋常的價值。”例如黑石集團2004年從德國私人資本中買下了Celanese化學公司。這塊資產到手還沒捂熱,隨即被推向美國股市上市,當時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低迷,傳統行業在股市轉而開始受到青睞,不到半年,黑石集團轉手之間就拿到了現金收益30億美元,而且手上還掌握了為數不少的股份。如此划算的買賣,史蒂夫·施瓦茨曼的手段由此可見之一斑。

他說年薪7億$虧待他了,吞併愛馬仕、範思哲……被稱華爾街王中王

目前黑石管理著約2700億美元資產,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它旗下投資的企業有67家,很多我們熟悉的公司都被他納入囊中,比如愛馬仕、範思哲、樂高玩具、希爾頓酒店、杜莎夫人蠟像館。每年的營業收入超過了1100億美元,僱員人數近100萬。在過去30年裡,黑石平均每年的收益率高達33%。2007年《財富》雜誌將蘇世民稱為“華爾街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