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多岁却有流传千古之作!

才华横溢但英年早逝的李贺虽然只是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他只活了二十多岁),但是却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长吉体”诗歌,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诗人。凭借新奇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他逐渐有"诗鬼"之称,能够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一生坎坷多舛,常常怀才不遇,为自己没有出路而陷入长期的抑郁感伤,但是他所创作的作品却是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在李贺的诗歌的中,我们会发现他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

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多岁却有流传千古之作!

后世的人认为独具鬼才的他所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甚至有人把他和李白相提并论,并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李贺在浪漫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早年的他虽然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李贺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也即是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但是到了李贺父亲李晋肃的时候,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了。虽然他在自己的诗文里多次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但他的家境却是"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选自他的《送韦仁实兄弟入关》)。因此这种出身给他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不仅给他的人生发展产生阻力,而且使得他在心理上一直无法突破那种落寞的瓶颈。

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多岁却有流传千古之作!

人生境遇的落寞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也使得他对历史沧桑充满感慨,往往能够对过往的历史有一种深邃的思考与发现。他早年家居昌谷,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是征调运输所必经,使他对人民所遭受的重赋剥削,统治阶级的作威作福和淫奢恶行都有所见闻;后来他在京城停留,并且游历南北,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宦官集团的乱政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

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多岁却有流传千古之作!

这些令人发指的现象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使得他的诗歌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因此李贺的咏史诗常常意义深刻,下面这首《三月过行宫》就是他创作的咏史诗,我们来一同欣赏与分析一下: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唐 李贺 《三月过行宫》

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多岁却有流传千古之作!

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李贺偶然路过行宫,看到御沟里长着水荭白蒿,嫩红柔绿,联想到行宫内的宫女们被迫过着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里的行宫是指古代供帝王离京出行时居住的宫室。洛阳行宫在唐玄宗李隆基以前,年年巡幸,没有一年不去的,这般骄奢淫逸。他之后的唐朝皇帝在给唐朝带来巨大的影响的安史之乱后都不敢再去了。

首句“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主要写宫墙外侧,御沟之中,水荭茂盛,白蒿繁密。接着由眼前水荭生发联想,叶上有淡红色茸毛,摇曳风中,色状娇艳。作者忽然觉得,它多么像宫女新妆的红颊翠眉。两种事物,一般新艳,可谓神似。结尾的两句“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则是写宫女虽曾有春天般的时光,虽曾有水荭新蒿般娇嫩柔美的容貌,但在寂寞深宫里,经不得春去冬来。

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多岁却有流传千古之作!

“垂帘几度”,青春转瞬即逝,红颜须臾便老,这种千年长锁的生活实在不堪忍受。作者在这里用“几度”与“千年”对举,表现宫女们青春易去而寂寞长在的凄苦哀怨的不幸生活,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委婉地表达了对这一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咏史诗充满深刻的思考与睿智的哲思,一腔愤慨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让人如临其境,与其感同身受了。

文|青舟(三度平台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