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回龙寺正殿正立面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国保标志碑

回龙寺现仅存佛殿一座,坐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近方形,前檐辟廊,前檐斗栱四铺作,均出蝉肚实拍华栱和蝉肚实拍泥道栱,华栱后尾呈蝉肚榻头状压于前搭牵之下,无补间铺作,阑额至角柱不出头,无普拍枋 。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内柱高于椽柱,支顶在平梁之下,厅堂彻上露明造。殿内存在壁画50余平方米。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1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师生在山西省平顺县进行古建筑测绘实习期间,偶然发现了回龙寺大殿。经测绘分析并参照碳十四报告推断,该大殿始建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初,下限不晚于金,即11世中后期至北宋末年。大殿是古代晋东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小型庙宇,反映了宋、金时期民间建筑的多样性和民间工匠的创造性。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柱头铺作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转作角铺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阑额至角柱不出头,柱头卷刹和缓,收分明显,均为早期特征。

回龙寺座落在太行山深处,寺史不详,但制作手法古朴独特,颇具地方特色。前檐柱头铺作均出蝉肚实拍华拱和蝉肚实拍泥道拱。昂身上皮近乎水平,下皮向上倾斜,为前部伸出呈下昂式,后尾呈楷头状压于搭牵之下,形成一种介乎真昂与假昂之间的罕见特例。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柱头铺作后尾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明间辟门,门头六角形门簪四朵。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平槫下用替木,替木下散斗。同时平梁直接伸出承托,亦为罕见。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梁架

殿内存清代工笔淡彩壁画50余平方米,内容可辨者有:正面绘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内容,东山墙上自南至北依次绘有:左手拄龙头拐右手佛尘的老者,持国天王、托塔天王,两名手持佛尘的青年赶着驮书的马在赶路等。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猪八戒与沙和尚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书 生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老妇

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在上党地区非常流行,版本众多。平顺亦是如此,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地名、村名与之有关,如”老马岭”、“马趵泉”、“瞌睡脑”等。无独有偶,回龙寺这座不知创建于何年,不知因何而建的寺院,却也和王莽赶刘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党国保」长治国保档案(十九)回龙寺

传说王莽撵刘秀追到浊漳河边,见有两条路,大路上战车走过去的痕迹,小路上没有任何痕迹,他就起了疑心,自己领了大部分人马从大路走,命令一员大将领少数人马从小路走,看看有没有刘秀的兵马。

王莽从大路上一直奔跑了半天,才追上了刘秀一员将领带的人马,两军厮杀起来。王莽兵多,把刘秀军队打败了。王莽一看没有刘秀,心想自己在刘秀后面仍留下了追兵,不禁为自己的计策高明大笑起来,就地安营扎寨垒锅做饭,单等好消息。

且说王莽的大将十分迷信他从小路追了很久,离刘秀只有二十里了。刘秀远远听见了马啼声,十分恐慌。他见不远处有一个老人,便走过去下了马,肯求老人救救他,老人叫刘秀和随从快藏进树林中。

老人拿了一些蜂糖,在地上写步信息论上大字“王莽当亡,刘秀当兴。”蚂蚁闻着香甜味纷纷爬来,蜂糖上爬满一层黑压压的,真好象是蚂蚁排成的字,王莽的那员大将来到这儿问老人:“有人来过没有?”老人说:“刚才来过一群人,突然天上降下了一条龙把他们背走了。”这时那员大将正在疑惑,见前面有一片地面黑压压的乱动弹。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大群蚂蚁。仔细一睢原来是“王莽当亡,刘秀当兴”八个大字,他感到神奇了。想着这是天意,就吓得逃跑了,刘秀得救了。刘秀走出树林,拜谢了老人。说:“如果将来我做了皇帝,一定不忘记您。”那老人说:“只要你做个好皇帝,不象王莽那样就行了。”

后来刘秀果真做了皇帝,他牢记老人的话,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历史上叫做“光武中兴”。后来,人们就在救刘秀的地方盖了座寺院,期盼这位真龙天子能再回来这里,所以就将寺院叫成了“回龙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