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工作繁忙。由此带来压力大,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以及心情抑郁均会引起上火;在西医看来,这种情况下人体很难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产生身体的炎症反应。

“火”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虽然“上火”只是老百姓的“土叫法”,并非专业术语,但它在中西医里,都有相对应的症状。西医把上火看作炎症反应,而中医则认为,它们与人体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有关。

要注意的是,春季女性因为身体阴虚等原因,上火的几率通常比男性高。

西医

【口腔溃疡、牙龈红肿】:这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刷牙不认真,细菌积累感染所致,还有你吃饭时烫伤口腔黏膜,进而导致感染,红肿。

【嘴唇干裂】:可能是维生素B缺失,导致的口角炎。春天干燥多风的气候,会使口唇、口角周围皮肤黏膜干裂,周围的病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

【咽喉肿痛】:是由于细菌及分泌物积存于扁桃体窝导致的。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或者葡萄球菌。

【冒痘长痘】:面部洁净工作没做好,脸上破损的毛孔或伤口感染,也可能是饮食不平衡、生活压力大、季节转换导致体内激素分泌调节失常。

【眼屎过多】:可能是病菌感染刺激了睑板腺,促进了油脂的分泌,使眼睑上和眼角里的油脂比平时增多;

此外,眼睛里的血管扩张了,血液中的白细胞聚集以杀灭外来的病菌,这些被杀死的病菌残骸以及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白细胞都混到眼屎里,这样一来,眼屎不但增多了,有的还呈黄白色。

“火”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尿液发黄】:多数是由于饮水不足导致尿液浓度过高,也可能是肾脏出了什么问题导致的,又可能是某些食物的代谢产物导致了尿液变色;

【便秘不畅】:可能是由于缺水,导致大肠对水的吸收过度,也可能是因为这两天的饮食有问题,比如摄入的纤维等过少导致了肠道蠕动减缓所致;

中医

1.口腔溃疡是 【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咽喉疼痛是【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便秘口干是【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火”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4.眼干失眠是【肝火】

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五心烦热是【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给五脏开份降火餐

降火菜——白菜

益胃生津、滋阴润燥、通便利肠

白菜可益胃生津、滋阴润燥、清泻肺热、通便利肠,是很好的降火菜。白菜可以与百合、山药一起清炒,能清肺火,有助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白菜是粗纤维食物,可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快,帮助排便。

“火”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降火肉——鸭肉

清热消肿、提振食欲、养胃补肾

中医认为,鸭肉性寒,有养胃补肾、消水肿、止热痢、消毒热、止咳化痰等功效。适用于体内有热、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者食用。

营养学研究表明,鸭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畜肉,而且其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适宜三高人群食用。

“火”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降火茶——三花茶

疏风清热、养肝明目、清热解毒

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沸水冲泡。

菊花味甘微苦,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有助清泄肝火。

金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可清热解毒。这款茶香气浓郁,可提神醒脑、宁神静思,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的作用。

“火”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降火果——草莓

清暑解热、抗炎杀菌、养肝护心

早春第一果,首推当属草莓,草莓是人体必需的黄酮类等成分的重要来源。具有清暑解热、润肺化痰、利尿止泻、助消化等功效。

草莓也是典型的浆果,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有助于人体吸收铁质,使细胞获得滋养;其含有的天然的抗炎成分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数量,以保持脑细胞的活跃。在这个春困的季节,还能帮助提神醒脑呢

蔬菜水果都是最天然的“降火药”,比如梨、苦瓜、芹菜、冬瓜等。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睡前刷牙,饭后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的机会。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两个用嘴解决口腔溃疡的方法:

【1】可选用含碘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含化。用淡盐水漱口,简单又方便,可于饭后及睡前,取温开水一杯,加少许食盐,口感有咸味即可,反复漱口,每次5分钟左右。

【2】切几片生姜,每天早上放入嘴中慢慢咀嚼,能减轻口腔疼痛。也可以将10克菊花、5—10克金银花,用开水冲泡代茶饮,一周之后就会好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