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评估师教您如何规避买二手车风险

目前二手车交易越来越火,随之二手车销售陷阱也越来越多,令很多想要购车的人士望而却步。事实上,二手车买卖中的风险无非3中:购前风险、车况风险、购买后风险,只要掌握其中细节,购买二手车就能规避风险。

二手车评估师教您如何规避买二手车风险

一、购前风险

这个其实就是说在二手车交易之前需要规避的一些陷阱,现在因为网络条件的发达,有很多人选择去买二手车,有可能是跨省或跨市购买。从网络渠道中去选择购买二手车,往往具有车况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这样的话很多钻了空子的黄牛,或者说黑中介,就会从中衍生出很多骗术。比如说钓鱼手段,把你忽悠到外地,告诉你没有现车,转而向你推荐其他的车,吞并定金,或者是乱收各种费用,收取高额手续费,以及金融方面的骗局。这样的骗局在网络上层出不穷。除了网络渠道,还应该选择,正规的旧车交易市场,买卖车辆,有很多比较正规的旧车交易市场的管理处,对于卖家购买二手车的权益都有所保障,出了问题也好解决,比如北京的花乡。

二、车况风险

据数据统计,市场上大概有15%左右的问题车辆是在二手车市场流通的,这也是造成二手车市场水深的地方,那么如何规避掉这些有问题的车辆,这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专业性的问题。二手车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判断是不是事故车和泡水车,而随着国家法规越来越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也越来越透明,买到事故车的概率小了不少。那么,还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1、出厂时间

我国对车辆的使用寿命有明确规定,一般为10年,最长不超过14年。在买二手车时,一定要查清车辆的出厂时间,以免买回即将报废的车辆。一般可通过车辆标牌,或原用户的上牌记录查出,最准确的是通过查找该车型技术资料的方法来了解。

2、行驶里程

行驶里程是影响二手车价格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二手车估值的经验算法是:假定汽车有效行驶里程为30万公里,6到12万公里为10/15,12到18万公里为6/15,18到24万公里为3/15,24到30万公里为1/15。也就是说一辆15万的车,跑了15万公里,那么价格大约就是6万元。

3、使用年限

从保值率来说,基本上新车折旧率在第一年是15%到30%左右,第二年差不多是10%,第3年以后基本每年在5%左右。另外,一般新车质保期都是3年,所以买3年车龄左右的二手车,趁着质保过期前做次大保养,之后的折旧率也就比较平缓了。

4、车身颜色

一般市场上流通的二手车,黑色为最保值的颜色,其次为灰色和银色。相对来说,橙色、黄色、绿色等比较个性的颜色,保值率会比较低。如果你买新车是想着过三五年就出手的话,建议你选择保守的颜色。

5、汽车内饰

在检查汽车内饰时,仪表盘、方向盘的功能键开关及显示灯是否完好。好的方向盘在用手晃动时,上下不应该有间隙,左右晃动幅度不应过大。注意观察车门玻璃是否能升降自如和密封性。座椅前后滑动顺畅无梗塞。

6、汽车引擎

查看发动机外观,识别漏油,漏水的痕迹。点燃发动机,观察排出气体的颜色,若是半透明的淡灰色,说明发动机状况良好,如果排出的气体是黑色的,则说明发动机没有调校好。此外还可以通过声音鉴别。机油应该有粘度,无金属粉屑。

7、减震悬挂

可用手将汽车前后左右角分别用力下压,如放松后汽车车身能回弹,并能自由跳动2-3次,说明该系统正常。如出现异响或不能自动跳动,则说明该减震器或悬挂系统的弹簧等部件工作不良。

8、保养记录

保养记录上面有车辆保养时的里程、保养内容等,如果全程都在4S店保养的车,可以看出上一任车主还是比较爱车的,一般其车况也会比较好,但是往往这样的车辆价格也会略高。

9、后续花销

很多二手车的行驶里程一般会在7万-9万公里,而大部分车辆在10万公里的时候都需要进行一次大保养,除了常规的更换机油、机滤,有的还需要更换火花塞、发动机正时皮带等。如果在4S店进行保养的话,费用大约会在1万元左右,所以在购买二手车时,这点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

三、购买后风险

购买后风险也跟前面的车况风险有一定关系,因为二手车它毕竟不像新车,他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年限。汽车的一些易损件,该换的就得换,提前整备,如果你不提前做好预防,在后期的汽车使用过程中,就会留下隐患,到时候不是你的汽车伺候你,而是你去伺候你的汽车。

购买后风险还包括汽车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比如有很多买二手车的人,是第一次买二手车代步练手,不熟悉车况,也不熟悉汽车的操控性能,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一定的用车风险,所以这一点还是要多加注意。

中华汽车网校总结:在购买二手车之时,一定要注意细节、耐心谨慎。如果自己不是很懂车,最好带一个专业的二手车评估师同行,帮助规避风险。中华汽车网校2018年二手车评估师培训班正在招生中,欢迎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