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死得很難看的,99%都有這兩個問題

在職場上,學歷是你的敲門磚,能力幫你找到匹配的職位。但是決定你的職場生涯是否順利和高升的,卻遠遠不止這些因素。

  例如:最容易被忽略的“事畢回覆”,這就直接影響著你能不能給人一種靠譜的感覺。

  01

  做了就是完成了?

  一天上班後,我讓小王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回覆。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回覆,直到中午我在樓道里看見了他。

  我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我問他怎麼送的,他說我要他找的那個人不在,他就委託辦公室的人轉交了。

  我一聽,腦海裡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後,我不會輕易委託他去辦重要的事了。

  這麼小的事,不回覆就是“靠不住”了嗎?

  我想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我諸如此類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覆的。在我的意識裡,認為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而且也沒有人因為我沒回復而質問我。

  好多年以後,還是後來我委託別人辦事的時候,才有這種強烈的感覺。原來那時很難得到他人的重託,跟我不主動回覆有很大關係呢。

  02

  凡事不要拖

  除了事畢回覆,另外做事不能一拖再拖!

  年少的時候有很多夢想,有多少一拖再拖,終至不了了之?

  《菜根譚》有這麼一句話: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粒米,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虛生之羞?

  意思是說人這一生太過短暫,知道了這一點,人們怎麼會不因為虛度光陰而悔恨呢?

  人們習慣於做事總往後拖延一步,總願意在行動之前先讓自己享受一下最後的安逸。

  只是在休息之後又想繼續享受,這樣直到期限已滿,行動也還未開始。事實就是,拖延直接導致行動的失敗。

  懶惰是人的本性,其實也不必過分妄自菲薄。只要我們努力克服就行了。但是能完全克服懶惰的畢竟還是少數,所以曾國藩就曾說: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其中才人指的是天資聰慧的人,庸人指的就是我們這些平凡人。

  其實曾國藩早年也是多有懶惰,但是他立志自拔於流俗,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於是就先通過兩件小事情戒惰:一個是記日記,一個是早起。

  其中這個早起,曾國藩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從他開始決定早起後的一段時間裡,他也是時而早起,時而晚起,屢戒屢犯,屢犯屢戒。但在其後期的日記中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早起了。

成功者必是立即行動者。只有立即行動才能擠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比別人提前抓住機遇。

  有人說,判斷一個人的成功,看看他走路的速度和力度。速度快、力度強的人是沉穩而又幹練的人,這種人成功的幾率比較大,而拖延者的腳步始終是“慢三拍”。對於成功者而言,他們需要的是“快三拍”。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一拖再拖,損耗的是自己的生命。與其老來追悔一生碌碌,不如現在奮力向前。

職場中死得很難看的,99%都有這兩個問題

職場中死得很難看的,99%都有這兩個問題

職場中死得很難看的,99%都有這兩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