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庭院深深初(夏瑜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別讓父母今天對你的守望,變成明天的遺憾!

大宅門——庭院深深初(夏瑜斐)

大宅門——庭院深深初(夏瑜斐)

大宅門——庭院深深初(夏瑜斐)


大宅門

——庭院深深初

夏瑜斐

1

幾日前遇到鄰居鳳姐嚎啕大哭,詢問其原因,鳳姐很是委屈的哭訴,擔心公公身體,今年初為了照顧八十多歲的公公,夫妻二人讓公公搬進了他們的院子裡和他們一起住。

夏天到了,衣著都很單薄,公公卻經常在院子裡寬衣解帶瀟灑自如大小便,絲毫不避諱兒媳在場。洗澡他是經常看著兒媳婦進洗澡間他去敲門,對此事鳳姐是有口難言,也有鄰居去串門,遇到他在院子空地方便這情況,只好扭頭便走,但是遇到這情況兒媳往哪裡走呀!鳳姐說尤其是早晨起來倒便桶,公公是出來他住的房間門就倒,院子裡異味沖天,雖然經常用水沖洗,但還是引得蒼蠅滿地。

兒子和他說過多次:爸,你遠走一步,前面就是廁所。你在院子裡大小便兒媳和鄰居看到多不好。早晨起來你先放到門外,便桶我給你倒廁所裡。

公公卻振振有詞,言詞有理:我年紀大了,去廁所不方便,你們是嫌棄我老了,看我啥都不順眼看著我活的多!

為了這事,公公還出去吆喝兒子兒媳不孝順,大小便都管著。並說老天爺都說管天管地管不著拉屎放屁,他們這是存心想趕我出去。

並打電話讓女兒過來和兒子兒媳鬧了半天。鳳姐滿腹委屈沒地方說,氣的坐在馬路邊嚎啕大哭!

鳳姐說,本來公公腿腳算得上利索,晚上也能起來去廁所,雖然80多歲了腦子也不糊塗。

贍養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兒媳和女兒都是由父母拉扯大的孩子,有些老人是不應該倚老賣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老人們!當孩子想孝順你了能孝敬你了,你就給個機會吧!

大宅門——庭院深深初(夏瑜斐)

2

東院王大爺,40多歲的時候,老伴因車禍出事,丟下了他和兒子、女兒。他擔心兒子女兒受委屈,一直沒再找,眼看兒子兒媳都成家立業,有了孩子。

年近七十的王大爺一個人倍感孤單,孤獨,便託人給介紹了一個老伴,誰知老伴進門後,兒媳婦把工資卡給王大爺收去了,老兩口吃喝拉撒,都要伸手給兒媳婦要,老伴跟著他過了一年,滿臉流淚不聲不響的走了。

王大爺說,兒媳婦有兒媳婦的道理,找老太太可以,必須把工資卡交給我們,不能把錢落到她的手裡。前段時間,王大爺生病住院,兒媳在病床前照顧了兩天,便怨聲載道,王大爺兩行清淚,若是找的老伴不走,也用不著你們照顧我呀,兒媳婦卻罵罵咧咧:沒門,老不死的,老不正經,你死了這條心吧。

都說養兒能防老,有時候有的兒子確實沒養老。

如果老人在暮年有一段情未了,為了兒女的幸福他忍受孤獨那麼多年,就別對他太苛刻了,放手讓老人如願吧!都那麼大年齡了,再不正經,你說他還能幹嘛?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仔細想想多少家務事多多少少都是和經濟有關。

有些時候,老人想找一個老伴,也並不都是老不正經!

都說老來伴,老來難,看起王大爺的遭遇,沒有老伴是真難!

3

娟嬸年輕時心靈手巧又漂亮,唯一的遺憾就是,這輩子沒能給娟叔生個兒子,只生了兩個女兒。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於是這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地刻在了娟叔生命裡。

所以沒有兒子是娟叔認為這輩子在人面前都抬不起頭來的事!

好在兩個女兒都能耐,一個比一個過得好。眼看老兩口年事已高,女兒們擔心!兩個女兒便輪流把娟嬸娟叔接過去住,兩個女婿倒也孝順,就是娟叔看到親家或者有串門的看他們的眼神,總是覺得彆扭,自己總覺得在女兒家住的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地方,總是覺得在親家面前窩囊,所以臉上總是讓人怏怏不快的感覺,時間長了親家便也有臉色。女兒們怕彆扭激化,骨子裡又無法改變父母的想法,只好把娟嬸娟叔送回老家。兩個女兒在繁忙中輪流抽時間回家看望他們。

娟叔經常一臉愁容長嘆:好孬是兒,薄厚是地!

十個羅漢女不如一個顛腳兒!

 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在這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卻也有一部分人不恪守孝道的可恥的不孝之人,當然這些人會受到社會道義的批判和唾棄。

只要我們盡力贍養父母,不論如何照顧父母都是一種可歌的孝道。

大宅門——庭院深深初(夏瑜斐)

大宅門——庭院深深初(夏瑜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