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俗稱“碗碗糖”,產於巧家縣金沙江沿岸地區,選用當地優質甘蔗、以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自晚清以來,在國內市場久享盛譽,尤為青、藏、川、滇等省藏區彝族同胞鍾愛。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清乾隆年間,巧家蒙姑岳氏運銅到彌勒竹園鎮,回程時引進了甘蔗種植,榨紅糖的技術由此而入。以後,種甘蔗及榨紅糖的傳統逐漸在巧家金沙江兩岸谷地生長開來。巧家的紅糖也沿著各條古驛道去往中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碗碗糖”在國內市場久享盛譽。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在建國初的一次全國性會議上,西藏自治區代表曾當面向周恩來總理請求,希望能保證巧家小碗紅糖對西藏的供應。40年代國內出版的《中國上特產大全》、《雲南特產風味指南》、《雲南地方產品》、《昭通地區土特名產志》等書,均專列條目介紹。《中國土特產大全》記:紅糖“以巧家小碗紅糖和彌勒縣竹園紅糖質量最佳,色彩鮮,式樣好、雜質少,馳名全省,井遠銷青海、西藏等地區。”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縣地處金沙江右岸,是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所產甘蔗的含糖量在全國首屈一指,優質的原材料為生產小碗紅糖奠定了基礎。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製作一般要經過吊灶、榨汁、熬糖、裝碗成型、包裝等5個流程。在開榨前請當地有名的吊灶師傅來指揮搭建煮熬紅糖的5眼“牛尾灶”,一般在農村甘蔗比較集中的村落,就地取材,挖土製成土坯建造;然後將甘蔗從地裡收割運到糖房,用土榨或小機榨方式把甘蔗榨成汁,用皮管將蔗汁引入生水鍋加熱至沸點,水面起泡,除去沫,接下來將糖水翻入下一口鍋,重複至糖水蒸發漸成膏狀時翻入第5口鍋,在糖膏中用蓖片彈入清油角或蓖麻,使糖膏進一步澄清、散泡,當第5口鍋中糖膏的水份蒸發幹後,把糖膏舀入糖缽,用糖棒不停攪動,使糖膏收縮結晶,然後用勺把糖膏舀進排列好的糖碗,待糖膏在糖碗內冷卻成型後,取出糖塊,裝入紙箱碼放整齊待售或現場銷售。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以蒙姑、金塘、新華、棉紗、大寨、攀枝花等村鎮為集中產區。這些地方日照、溫度、土壤性狀適宜甘蔗生長,栽培歷史悠久,所加工的小碗紅糖呈紅黃色,半透明,香氣濃郁,味美飄逸,品味純正。將糖塊置水杯中,加清水溶解後,糖汁仍聚為一回;用麥管輕輕插入糖汁聚集處,吸出,杯中僅剩清水,澄澈清明如故。這是鑑別巧家小碗紅糖真偽最簡便、也最權威的方法。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小碗紅糖造型古樸、典雅,包裝也很別緻。糖塊呈兩面凹陷的半球狀,稱“瓣”。兩瓣按“糖芽子”對接,合二而一,形如金桔,稱一“合”,重約50克,用櫟樹葉包紮。每10合用甘蔗毛葉捆紮成圓柱形,稱一“把”,重約500克。既防潮,又便於取用,大雅渾樸,古色古香。


巧家小碗紅糖:舌尖上甜蜜的鄉愁

近年來,小碗紅糖成了巧家的支柱產業。然而,巧家絕大部分蔗區處於白鶴灘巨型水電站淹沒線以下,電站建成後,沿金沙江大部分土地將被淹沒,原材料的減少,將使加工作坊逐漸減少,甚至不久的將來,這一加工工藝將會消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